2)第二章 肉少米饭不能少_孢子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二十多个成员,所以一次捕猎上一头大型恐龙,也够我们吃上两三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员加入,落单的恐龙已经不能让我们所有成员吃饱了。

  说到这儿,平领看了看周围的翔翼嘎嘎猿,显然大家都知道,翔翼嘎嘎猿的食量是普通嘎嘎猿的三到四倍,也就是说光是这里的十七位就抵得上六十个嘎嘎猿,这已经相当于如今平领巢穴的五分之一了。

  而且,这里很可能还不是全部的翔翼嘎嘎猿数,因此平领巢穴按食物消耗来说,应该是四百嘎嘎猿的消耗量。

  但听到这儿,空幻却有些迷糊。

  怎么会不够呢

  嘎山部落狩猎范围是半径二十公里左右的区域,但到现在为止,空幻也没有发现有食物匮乏的问题出现。即便是经历了上次兽潮,在离开的时侯,空幻依然能看见部落周围的动物数下降不多,咱嘎山部落如今的消耗速度,也不会出现食物危机。

  而按空幻刚刚到达平领领地时,自己精神力粗略侦查的范围,这个三百多嘎嘎猿的大型巢穴,其狩猎区域至少也有三十公里左右,而这还是保守估算。

  但空幻却没考虑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两个嘎嘎猿群体的生活差异:

  首先是食物方面的差异。

  嘎山部落,它的成员们是通过陶锅做饭,其中盐辣椒和几种特别的调味料,再加上素菜配合肉食,食物丰富,营养充足。

  而平领巢穴,它的成员们使用的,依然是嘎山部落在早晚餐已经淘汰掉的火堆烤肉,木有任何调料,素食则基本是生吃。

  这样一来,在肉食的消耗上,同一个嘎嘎猿,在嘎山部落一天只需要吃手臂大小的肉即可;而在平领巢穴的,却需要两到三块手臂大小的肉。

  其次是狩猎模式上的差异。

  嘎山部落是采用可持续性的狩猎模式,即平时幼儿与怀孕个体不杀;繁殖期时则是除老年个体外,其余个体皆不杀的两不杀策略,另外还有一些照顾性措施。

  而平领巢穴却是毁灭性的狩猎模式:杀光无论大小雄雌吃光无论肉还是其它可食用部位喝光血液的三光政策。

  这导致嘎山部落周边的物种都保持了一种良性循环,甚至缓慢增长;而平领巢穴周边的物种却迅速下降,或者就是大量集群和单一分散。

  再者是社会模式的差异。

  嘎山部落采用的是分工模式,平时活动量最大的只有轮换的狩猎小队和采石小队,算下来,平均每天只有四个小队会消耗最大值的食物,其它大多是半值。

  平领巢穴则是全面皆兵模式,每次狩猎,无论猎物多少,除了带着幼儿的母猿,其余全员出没,这其间产生的消耗可想而知。

  于是两相对比之下,这些细节差异不断积累,最终就造成了现在两个族群对食物的需求差异。

  但可惜的是,空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