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徐州来客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诗书,见多识广,当即对自己兄弟解释起来。

  就在此时,刘备迈步进来,刚好听见糜竺的话语,当即说道:“不愧是糜子仲,见识渊博。”

  糜竺二人愕然转身,刘备向他们笑了笑,径自来到主位坐下,然后才伸手相邀,“二位请坐,不必拘束。”

  三人落座之后,侍女便端茶进来,借着饮茶的工夫,刘备打量起对方。

  只见这糜竺相貌堂堂,气质雍容大方,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富贵之气,糜芳则是剑眉星目,面白无须,相貌极为俊俏。

  书上记载这兄弟二人是一母同胞啊,怎么相貌气质有如此大的区别?

  刘备心中疑惑,稍稍留意看了几眼,然后就笑了。

  “好茶,想不到茶叶用沸水冲泡,不加其他佐料,居然也别有滋味。”糜竺喝了几口热茶,只觉先是苦涩,紧接着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令人心旷神怡,不禁出言赞叹。

  “这才是饮茶的正确方式啊,你们那些都是歪门邪道。”刘备心中无声地呐喊着。

  在这个时代,饮茶的风气已经从巴蜀之地传播开来,在宫廷之中尤为常见,只不过主流的方式是把鲜茶叶压成饼状,老叶则被捣碎成糊,饮用之时,先用微火烘烤,去除水份之后再将其置于器皿中煮沸,还要加入葱姜、橘子叶等物。

  以后世的目光来看,这所谓的“茶水”就相当于扔了点碎茶叶的调味汤,再加点花椒大料就能煮肉用了,喝起来绝对没什么茶叶味,搞不好还糊一嘴茶叶沫子。

  刘备堂堂一个现代人,哪喝得下这种黑暗料理,于是他通过幽州商会,在巴蜀那边专门订货,教授土人炒茶不说,还让人千里迢迢卖了许多大铁锅过去。

  他的苦心没有白费,虽说商队运回来的炒茶由于种种原因,口味和品相都远不能和后世的各种名茶相比,但几乎所有喝过冲泡茶的人都赞不绝口,从此对煮茶不屑一顾。

  就拿现在的糜竺和糜芳来说吧,看他们惊喜的表情,应该也是拜倒在炒茶的韵味了。

  “此物必大兴于天下,敢问使君,这茶的制法可是幽州所创?”糜竺有着商人的敏锐直觉,一杯茶还没喝完,他就找到了商机。

  刘备笑道:“按照我的方法,茶叶采摘之后需要立即炮制,糜家愿意去巴蜀开设工坊?”

  这是客气的说法,潜台词是在怀疑糜家的实力能不能把手伸那么长,若是糜竺不傻,他应该能听懂。

  糜竺却是一愣,“徐州附近就产茶,我为何要去巴蜀?”

  见刘备也愣住了,糜芳开口解释道:“吴郡有山名曰茶岭,早年有王侯在此广招僮仆,授以种茶之法,时至今日已有近百年了。”

  原来如此,刘备老脸一红,向糜芳拱了拱手,感谢他的科普。

  糜芳得意一笑,被糜竺狠狠瞪过去,连忙垂头不语,继续做闷葫芦。

  “既然子仲兄看好这生意,那就做得,我们慢慢谈。”对于赚钱的生意,刘备是从来不会拒绝,当即答应下来。

  二人又商谈了片刻,裴元绍过来禀报,说是午餐已经准备妥当,请使君和二位客人前去用膳。

  这会吃什么饭?

  糜芳和糜竺有些纳闷。

  “幽州苦寒之地,一天吃两顿饭顶不住,我们都是吃三餐。”刘备站起身来,向二人解释起来,然后微笑着说道:“子仲兄,令妹若是不嫌弃,就去后堂和女眷们一起吧,你我二人单独聊聊。”

  “使君怎么知道——”糜芳惊得张大了嘴。

  “下次扮作男子的时候,记得用脂粉盖住耳洞。”刘备抬手在自己耳边比划了一下。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