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毒士入京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个喜欢吹牛的人,听他说得言之凿凿,庞统便心中有数,确认之前看见的中年文士正是贾诩。

  “那他来到洛阳,是为了什么?”徐庶冷不丁地问道。

  三人齐齐沉默不语。

  如果他们所想不差,也就是说,朝廷在不断抛出香饽饽,与地方大族搞好关系的同时,也准备对荆州动手了。

  贾诩出现在洛阳,应该是代表张绣来的,那个家伙在韬光养晦两年,恢复元气之后,决定要反水了。

  一路无语。

  直到返回国子监的生员宿舍,蒯祺才关闭房门,点亮油灯,摊纸研墨,在不甚宽阔的案桌上奋笔疾书起来。

  “我要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两位兄长,让他们尽早做好准备。”蒯祺心中暗道。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就是轻轻的叩门声。

  “谁?”蒯祺一惊,又舍不得墨迹淋漓的纸张,顿时慌了手脚。

  “我。”门外响起的是庞统的声音。

  片刻犹豫之后,蒯祺还是打开了木门,让好友进到这间方圆不过两丈的房间。

  第二日一早,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郭嘉就接到了一条消息。

  宛城张绣的使者已经来到洛阳,按照之前的约定,跟他的下属接上了头。

  “来得倒是挺巧,赶在没有朝会的日子。”郭嘉嘴里嘟囔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收拾妥当,急匆匆地离开了家。

  由于贾诩是刘备当初指名道姓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一次又是悄然前来,所以郭嘉并没有大张旗鼓,半个时辰后,一架马车便载着他和贾诩进了皇宫,经过仔细的搜身,才来到刘备所在的御书房中。

  此时刘备也已经得到消息,见到贾诩,他的脸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反复打量这位历史上有名的聪明人。

  “早在半年前,朕的人就曾前去宛城,跟先生和张绣有过联系,并且多次相邀,为何直到今日,先生才肯来洛阳呢?”寒暄过后,刘备似乎是漫不经意地问道。

  “张将军一向有拨乱反正,为国效忠之心,自从陛下遣使至宛城,我等便通过各种手段囤积粮草物资,厉兵秣马,静候王师南下讨伐刘表。”贾诩言辞恳切,俨然一副忠臣做派,“只可恨刘表对张将军颇有戒心,自从陛下即位以来,又在鲁阳、叶县等地增派兵力,盘查往来商旅行人,在下唯恐打草惊蛇,故而不敢妄动。”

  刘备斜眼与郭嘉交换一下眼神,无声地笑了笑。

  这些话半真半假,囤积粮草物资,不论出自什么目的,贾诩是肯定做了的。

  至于担心打草惊蛇,暴露宛城与洛阳的关系,就完全是借口了。

  贾诩真正在做的,不过是观望而已。

  自从孝灵皇帝驾崩以来,朝廷屡遭剧变,被边地武夫把持了近十个年头,期间的两个天子接连惨死,文武百官葬身于滔滔黄河之中,朝廷的威严降低到了极点。

  在许多人眼中,刘备这个依仗讨伐黄巾起家,在乱世中一步步走来,又自立为天子的家伙,跟董卓、李傕这些人一样,都是边地武夫,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再加上刘备之前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严重损害了世家豪强的利益,按理来说,是难以坐稳这个皇位的。

  直到国子监、御学堂和选秀,标志着朝廷向地方实力派伸出了友好之手,很多人才放弃了观望,积极响应起来。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贾诩才会来到洛阳。

  “朕曾听段忠明提起,先帝东归之时路过弘农,饥寒交迫,衣食无着,还是先生坚持为先帝与文武百官奉送饭食,可有此事啊?”刘备不愿再纠结这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东西,话锋一转,便聊起了数年前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