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NBA不是那么好混的###(第二更)_我和邓肯同年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球队都能够用完自己球队的15个球员名额,所以整个NBA能够留下来打球的最多也就400个人。

  再加上NBA进入到90年代末期,也开始不断的吸引一些非美国籍的球员进入到整个联盟,这让这400个人相当于是从全世界60亿人中选出来的。

  当然,60亿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打篮球,但是就算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打篮球也意味着,这400个人相当于是从六百万人中选出来的。

  万里挑一的篮球人才自然会让NBA这个联盟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的水平。

  回到场上的比赛,暂停结束后仍领先的马刺队并没有做什么阵容上的变化。

  仍然是三内线阵容在场,在这场比赛的第四节比赛开始了,徐亮就开始逐渐的感觉到,乔丹因为体能的原因在防守端对自己的封锁已经没有那么严密了。

  这场比赛直到现在,徐亮全场一共出手了十次,只命中了其中的4球。

  场上的比赛继续,先是由马刺队掌握球权。

  处于领先的马刺队,选择求稳的进攻方式,落阵地进攻。

  最终由邓肯在内线吸引了罗德曼的防守后,传球给大卫.罗宾逊,大卫.罗宾逊罚球线内半步,跳投出手命中。

  两队的分差再次来到了六分。

  而乔丹这边除了在第四节比赛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为了报复徐亮刚才的那一肘,对徐亮在攻防两端都给予极大的压迫感之外。

  接下来,乔丹因为体能的问题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进攻端。

  但是同样,当乔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进攻端后,徐亮所承受的防守压力变低,这让徐亮在进攻端开始有一些解放。

  虽然乔丹放松了一定压力后,但因为徐亮在外线的进攻威胁,乔丹仍然给予了徐亮一定程度的防守强度,让徐亮很难找到特别好的进攻机会。

  但是,徐亮在三内线的阵容中,除了是一个外线牵制点外,还是一个很良好的战术执行者。

  原本乔丹严密的防守徐亮的时候,徐亮很难作为战术执行者执行三内线这个战术,只能作为外线牵着乔丹的一个高炮台而已。

  这让三内线战术体系的变化变得少了很多,而慢慢的更趋向于变成一个稍有加强版的双塔体系。

  当徐亮在进攻端被解放了一定空间之后,其在外线就不仅仅能够作为一个防守端的牵扯点,还可以作为一个战术的执行点和发起点。

  毕竟站在三分线外的徐亮,依靠自己优秀的传球能力以及战术理解能力。

  能够让整个三内线阵容的战术体系运转的更加的流畅和多变。

  这也会让公牛队的防守难度急剧上升。

  这也是三内线阵容在进攻效率上会比双塔体系更强的原因之一。

  而回到防守端,仍然是肖恩一对一的防守乔丹,而邓肯和大卫.罗宾逊这时候和徐亮慢慢的形成了一种三个人的内线虚假联防。

  至于说为什么加个虚假,也是在于这个时候的NBA还不允许联防,因为这样会很明显的减弱篮球比赛的精彩程度。

  所以三个人的防守站位并不属于联防的站位,更多的还是人盯人,只不过因为邓肯和大卫罗宾逊本身个人太过优越的移动能力和防守面积。

  让两个人即使站在了三秒区之外进行防守,其防守覆盖面积也能够波及到三秒区内。

  这让邓肯,大卫.罗宾逊和徐亮的防守呈现出一种类似于联防的效果。

  而乔丹这场比赛,有太多次突破到三秒区内后,受到了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的合围防守了!

  这也是乔丹在第三节下半节“被迫”休息了那么多时间之后。

  在第四节的时候仍然需要将自己的体能做一下合理的分配,减少自己防守端体能上的消耗,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进攻端的原因。

  实际上这个时候对三内线阵容破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放几个外线投篮点。

  只不过这个年代,三分线外的顶级投篮手就那么几个,而一般的投篮手又不可能杀死马刺队的三内线阵容。

  喜欢我和邓肯同年秀请大家收藏:我和邓肯同年秀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