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普世价值观_重生迷醉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位置,恐怕也会是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电影毕竟是拍给现在的观众看的.

  不处在那个年代,那种绝望的境况下,没人能真的设身处地的认可魏特琳她们的绝望的,无可奈何下的决定.

  观众只会觉得凭什么,凭什么窑姐就要替学生,难道就因为她们是卖的,她们不是处的,她们不干净,而学生是处的,是干净的吗?

  窑姐难道就没有人权了吗?

  是的,那时候的窑姐就是没有人权的.

  她们沦落风尘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而是被卖到窑子里边的.

  一件货物哪有人权.

  其他的人都在敌视她们,蔑视,打心底瞧不起她们,哪里在意她们的看法.

  在不得不牺牲的情况下,不牺牲她们牺牲谁.

  甚至,很多人会认为她们那不叫牺牲,那就是她们的命运.

  但现在的观众肯定是没办法接受这样的观念的.

  就像斯皮尔伯格在听了乔峰讲的关于魏特琳日记里边,她们鼓励,甚至是逼着那些藏在安全区里的妓女,把她们送给曰本人的时候厌恶的说那是在犯罪一样.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让人替别人去遭罪,去死在我们看来那都是不对的,那就是在犯罪.

  即使在电影里表现出来的是秦淮姑娘自愿替学生去,那也不对.

  就因为出身不好,是妓女,所以要替别人死,而且还心甘情愿的去死,这表达的观点就不对,三观就不正的.

  强行以身份的不同,以一种妓女就是一种原罪,只有他们牺牲了才能洗白自己,才能赎罪来升华主题,观众看了就会觉得膈应,就算说不出来为什么,可是心中就是有一种想法,这个理由站不住脚.

  所以,乔峰改了,安排了圣玛丽教堂里还有一些别的妇孺难民.

  一来是要营造那种城破后满目疮痍,流民遍地的悲怆感.

  不能说像原版一样,一开始竟然像一个能喝酒,嬉笑打闹的世外之地.

  二来就是为后来替学生去献唱打的伏笔.

  十三位女学生被曰军军官要求去献唱,秦淮姑娘里的老大玉墨提议她们代替学生去.

  可是除了小跟班红菱外,别的姑娘并不愿意.

  “好,有种你们就在这里藏到底,占人家地盘,吃人家口粮,看着日本人把那些小丫头拖走去祸害!你们藏着是要留给谁呀?留着有人疼有人爱吗?”

  玉墨像个泼妇,一句话出口,好几头挨骂,但又不能确定她究竟骂谁。“藏着吧,藏到转世投胎,投个好胎,也做女学生,让命贱的来给你们狗日的垫背!”

  一顿劈头盖脸的骂,有的被骂的认命了,但有的依然不愿意.

  这才是人之常情.

  毕竟事关生死,一番话就能说的大家都认命,所有姑娘都同意去狼窝,那真的太假了.

  有句话说的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违背别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