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_穿越到明朝朱由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归。

  “郑亲王,我以为睿亲王说的在理。锦州城墙高大,城头火炮威力极大,依我八旗现有实力想要在短期内拿下几无可能;不仅是锦州,松山虽比锦州各方面都小,但火炮却是一点不少,此两城加上其后面的大兴、兴平二堡,俱有明军重兵入驻,若是不想办法予以拔除,怕是会伤了我军之士气啊!”

  成亲王岳托为了避免济尔哈朗的尴尬,接话后将话题引向了正轨。

  去年他率两红旗及蒙八旗、汉军旗南下,在大兴堡和松山吃过不小的苦头,损兵折将之下只得灰溜溜地撤回了盛京。

  在详细汇报过两次战况后,皇太极对这位八旗的后起之秀倒是没有太多责怪,并未将他削爵夺丁,只是未再安排大事给他处置。

  这次作为济尔哈朗副手的岳托,在与父亲代善商议后,将两红旗的主力全部带至松锦,准备寻机报上次的一箭之仇,也顺便让他人见识一下两红旗的实力。

  刚才济尔哈朗的话题明显扯的太远,虽然是为了鼓舞军心士气,但对于帐内打老了仗的这帮人来说,这些没营养的宏图大略毫无意义。

  土地和人口财富是靠打仗抢来的,不是靠嘴巴说来的。

  “呵呵,成亲王说的皇上都已经想到了。你上次所用之挖壕战术,这回还得用起来!”

  济尔哈朗笑呵呵的答道。

  “我说郑亲王,挖壕围城、诱敌打援,听上去是不错,可这回怕是行不通了!”

  一旁的多尔衮忍不住插言道。

  “哦?睿亲王有何高见?为何说此策不可行?那依睿亲王之见,该当如何才好?”

  济尔哈朗笑着问道。

  “说实在的,我大清此次虽是大兵云集与此,声势自是有了,可这粮草便成了最为棘手之事!十万大军加上那些奴才们,日耗几多?又能维持到何时?而明国物产如此之多,锦州城内兵员既少、储备又多,岂能耗不过我军?若是时日一久但我却一无所获,那除却白白消耗无数、再次退回盛京以外,还有何有利之处?到时粮草消耗一空,那接下来建州该当如何?”

  多尔衮本来就对皇太极调集重兵南下这一赌博式的举动非常不赞成,但因为八旗高层大都同意了这一方略,无奈之下只得听命行事。

  但他心里始终憋着一股气,这回终于找准时机把心中的疑虑讲了出来。

  多尔衮的话引起了帐内很多人的共鸣,很多相熟的人相互之间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老十四说的不差!皇帝想的太过简单了!现下咱们建州缺乏粮草物资是不假,从明国抢也是应当,可地方却是选差了!没想出法子来破城,就派了十余万人马来围城打呆仗,实在是消耗不起!为啥放着上两回破口的法子不用,非得在这地界平白耗费粮草物资,皇帝这是咋想的?!”

  脾气火爆的阿济格没好气的大声道。

  他和多尔衮、多铎也私下商议过抢掠大明的事,并且一致认定,从边墙破口而入是最佳途径。

  因为已经有过两次成功的经验摆着,就算明军加强了防御,但可以想见的是,守军无论从火器还是员数上根本无法与松锦一线的明军相提并论。

  而且攻打边墙的好处更是显而易见。

  只要破了口子,接下来就是直接面对明国的京畿地区,偌大的区域内城镇众多,并且防御力量极其薄弱,大清的强军尽可以纵横往来,将明军的各路兵马各个击破,然后再攻破城镇大掠而归,那才是最佳策略。

  而皇太极这次非要采用笨办法来和明国硬杠,还妄想着夺下明国的关外之地,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之举。

  “睿亲王、十二贝勒稍安勿躁!我等所想皇上岂能没想到?这回咱们不是依着原先的法子与明国交手,而是另有他法!”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