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_穿越到明朝朱由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虑到这样一来,对于流动资金的需求会非常大,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当前的道路拓宽和平整项目大多集中在长江以北,尤其是西北和东北方向上,这主要是朱由检基于战略层面考量后作出的决断。

  京师通往山海关的道路修缮进度目前是进展最快的,这主要得益于大约二十万“免费劳力”长达三年多以来的不停劳作,在这三年多短时间里,因为各种疾病工伤等意外时间的发生,先后已有八百余人死去。

  在这次的道路拓宽硬化工程中,经过改良的火药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获悉了火药在密闭空间内可以燃爆的特性后,在军队的监视下,工匠们采用大容量火药集中的方式,对沿途的山体进行爆破清理,这种方式极大地加快了工程进度。

  经过近四年的施工,这段长达六百里的道路拓宽工程已经基本完毕,只要再将剩余的部分里程平整后,接下来只需要用水泥进行彻底硬化便可以了。

  整条道路的设计宽度为三丈有余,相当于后世十米左右,可容纳两辆四轮马车相对而行,两侧还能供行人及小型车辆并行,与之前仅有丈余宽的状况相比,通行效率有了极大地提升,舒适度那更是有了天壤之别。

  现在唯一需要等待的便是水泥了。

  受限于原材料开采和运输的限制,水泥的产量一直没有大幅度的提升,虽然工部在沿途陆续兴建了三座水泥厂,平均一百余里便有一座,但产出的水泥仍旧跟不上道路拓宽和平整的速度。

  朱由检对此也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也知道,大型基建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尤其是在科技落后的时代,没有现代化的地形勘探和施工设备,只能依靠人海战术来完成。

  东北方向道路修建工程耗资并不算太大,因为那些劳力都是免费的,每日只管饭,没有报酬可拿,这样就节省了大笔开支。

  当然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朱由检的初衷是通过基建,将朝廷的钱花出去,让更多大明的百姓从中受益,免费劳力的使用也是有期限的。

  他已经就此事下发旨意,凡在劳作中表现勤恳踏实,并且对以往罪行有悔改之意并服从管理的,将会在五年之后获得选择权利。

  将来或是以雇工的方式留下来继续修路,劳动所得与平民无异;或是被朝廷安置到其他地区进行耕种劳作,做一名纯正的农户,此两条任凭个人抉择。

  现在大部分劳力已经转移到了西北方向,开始参与到京师到西安的道路改扩建中,而这项工程的施工难度及时间跨度将是史无前例的。

  京师到西安的官道,总长度约为两千三百里,依照上次工程的时间来算,要是只有这二十万人修建的话,至少要十年以上。这样长时间持续艰苦的劳动环境,到最后的话,这些劳力还剩多少就是个未知数了。

  好在这个巨大的工程并非单向开建,而是京师与西安两边同时动工、相对而行,参与的人数也会超过五十万人,这样就会让工程进展更加快速,工期也会相应缩短很多。

  这条大动脉贯通后,工程还会向西延展。

  最终目标就是后世的新疆。

  道路的贯通,能将大量兵力向西北方向快速投送,而且也使得沿途的城镇经济发展得到极大地助力。

  在朱由检的战略规划里,曹变蛟、罗世芳收复大唐安西四镇、恢复汉家疆域后,他们及手下的军队,会在曹文昭的统帅下组建西北建设兵团,以军民屯垦的形式,永镇大明西域地区。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