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节 议和_大宋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到中午的时候,李若水就被一队拦子马接住,十五日,李若水被迎到了榆次,完颜粘罕的大营就设在这里。

  李若水,王履,丘穆陵仲廉和所有随从都被安排在一户民居之中,房子的台阶下还有血迹。

  十五日下午,金国太师萧庆,金国尚书刘思前来拜访李若水。

  李若水和王履见客,二对二的坐下,丘穆陵仲廉扮作侍卫站在一侧。

  互致问候之后,萧庆问道:“贵使此来,可携有国书?”

  “自是携有国书。”

  “国书中所谓何事?”

  李若水表明的求和的意图:“某等来时面奉本朝皇帝圣旨令。若水等再三启白,国相元帅,前次奸臣误国煞有施行。今日分差两番使人前来以道志诚悔悟之意。愿国相元帅以生灵为念,盟好为心,早与通和。则天下幸甚。”

  萧庆听了这话,不由得面露惋惜之色,叹了一口气,刘思却面露讥讽之色:“贵使要通和,可是带了三镇的地图户籍,便行交割?”原来金兵第一次围汴梁的时候,靖康皇帝许诺割让太原、真定、河间三镇求和,后来三镇未割,金兵便以收取三镇为借口第二次南下。

  “三镇民户,均是宋人,若是割让给上国,便是骨肉分离,生灵涂炭,有损大金皇帝仁者之心,吾朝另有一法,名义上不交三镇,大金却尽得三镇之利。”

  “不割三镇,又如何得其利?”刘思一拍桌子“贵使当我三岁孩儿?欺我大金无人忒?”

  李若水、王履面色如土,不敢做答。

  看刘思的下马威起了效果,萧庆又等了一会,才开口道:“南朝雍容风雅,定不欺我,刘尚书不必动怒。”

  王履帮腔道:“有话好说,不必动怒,不必动怒。”

  萧庆道:“前次约定割三镇,贵使称南朝小人作祟,未能施行。南朝还是有信义的。”

  王履嚅嚅道:“讲信义,一定讲信义。”

  “只是太原已下,我大金兵卒多有损伤,不知我家国相提出的补偿一说,贵朝皇帝可有示下?”

  李若水一时云里雾里:“补偿?”

  刘思又要发作:“尔等休要装糊涂……”

  萧庆摆摆手,止住刘思,又对李若水说道:“前几日,阁门宣赞舍人吴革到此处,我家国相责以大义,指大宋违约背信,吴阁门无言以对,我家国相念在两国交好,不愿再动刀兵,只求交割三镇便罢,只是太原已被我军攻下,当别取一镇,凑齐三镇之数。”

  “别取一镇,凑齐三镇之数?”

  “是呀,”萧庆笑嘻嘻的,“我家国相也不多要,只消将大名府顶替太原,交割给我家国相,国相便极力与贵朝说和。我等已写了国书,交吴革带给贵朝皇帝,想是李侍郎出京早,没有见到吴革吧。”

  “割去大名,顶替太原?”

  “我家国相极守信义,既然只要大名,便不再向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