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七章 跳河_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价钱比起方才虽说贵了不少,可却是实在了不少,当然,这高一功必然还有后话,果然,犹豫下开口说道:

  “这些盐却不用李大爷用银子来买,只需要货物置换就可。”

  李孟从进这杂货铺到出来,花费了不到一个时辰,最后和高一功达成的协议是,每月高一功提供青盐一千五百担,每担二两银子,由李孟那边负责运输,只不过卖盐的钱不用现银结算,要按照高一功他们提供的货物名单采购货物然后运到这边来,倒是用的最原始的那种以货易货的形势。

  至于高一功那边想要什么货物呢?有药材,有布匹,甚至还有兵器,双方装傻充愣,心照不宣的彼此应承了下来。

  如果说高一功最开始所说的那个价钱李孟认为是占了大便宜,而顺势应承下来的话,恐怕这生意只能是做这么一次,或者是能不能出这个宅院都两说,因为这根本没有做长远生意的打算,而且一些山东口音的人从山东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来到豫西的卢氏,单单是为了这六百担青盐的一锤子买卖,太值得怀疑了。

  后来李孟的坦诚相待,这才是让人消除了戒心,双方才能继续的谈下去。

  任谁也是知道,高一功和他身边这些粗手大脚的人是哪方面的,在河南省内,除了陕西的乱民之外,其他人不会有这样的需求,布匹是被服和旗号的材料,高度的烧酒是难得的伤药,药材也是如此。

  福王盐店跟乱民买卖盐货,不过他毕竟是官家的产业,有些事情还是控制的很严,药材,兵器,布匹这些必需品都是严格的控制,想必这些乱民也是苦于没有渠道来购进,李孟这次来双方正是一拍即合。

  也许各处的杂货铺都有陕西八大营乱民布置下来的暗哨之类,就是等待这么个机会上门,好跟外面搭上渠道。

  这算是变相的资助民乱,不过李孟心里面没有什么愧疚的感觉,乱民是正义是邪恶不说,官逼民反这个词怎么来的,大家心里有数,而且在现代的课本教育上,这些目前官府所说的乱民,可都是被称作“义军”。

  而且你福王还是皇帝的叔叔,大明的亲藩,你都和这些乱民做生意,莫非我们就做不得。

  会面之后,李孟一行人在卢氏县城又是多呆了两天,原本看着这县城城墙高厚,每日中午就关闭城门,好似防护的十分严密,可各色势力自由自在的在城内活动,这分明是个筛子。

  第三天,城外的船队已经是尽可能的装满了青盐,布匹,烧酒和药材也都是卸了下来,双方商定了下次来,就在杂货铺子联系。高一功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千五百担青盐,下个月底就能准备出来。这件生意少不得文如商行的参与,他们在河南一带的关系可当真不少,孟恩这些人也是跟着记录和忙活。

  李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