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全国范围造成了空前的政治高涨,大家都把《新青年》看成是这一运动的总司令部。

  但是这个总司令部的主要成员,有人很激进,有人很平和,有人甚至不时地使用谩骂式的语言,对此,很多关心这个总司令部的人,用不同方式表示了不满。

  比如,当时尚在海外留学的张奚若写信给胡适说:“吾非谓《新青年》登报中的人说话毫无道理,不过有道理与无道理参半,因为他们说话好持一种挑战的态度,谩骂更无论了。”

  但是,更让一些人不满的是这个总司令部同仁的分歧,诸如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辩论。必须指出:这个时期,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空前开放的时期,正是人们所谓“王纲解纽”的时代。思想活跃,各抒己见,本来是非常好的事情。但久处封闭半封闭状态下的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对于忽然展现在眼前的五光十色的各种思想学说应接不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有些人看来,总司令部里发出不同声音,使他们无所措手足。

  陈独秀1919年6月被捕,9月出狱。这期间《新青年》处于停顿状态。陈独秀出狱后,经《新青年》同仁商量,改变1918年以来轮流编辑的做法,重新交给陈独秀一人主编。陈独秀力主主发表一个共同宣言,应该是出于重整旗鼓、统一思想、团结战斗的考虑。

  当然,在对统一思想的本身,《新青年》同仁们认识上也并不统一,钱玄同就提出,若让“外界觉得《新青年》是主张统一思想的,那是很丢人的”。因为他们这些“提倡新文化的人,本来就是反对思想定于一尊的”,是提倡独立思想的。

  而事实上,共同宣言的发表,也并没有阻止《新青年》同仁们分歧的近一步发展。当然,这是后话了。

  然而,《新青年》同仁们对统一思想尽管有异议,共同宣言既然能够发表,说明大家还是做到了求同存异的。

  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既然没发表在“读者言论”一栏,也就是说,该文的主要思想,是被《新青年》同仁认可的。

  细读全文,就是将其视为总司令部对前段新文运动的总结,和对下一步运动的部署,也一点也不为过。

  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开宗明义:“近来报纸上发表过几篇解释“新思潮”的文章。我读了这几篇文章,觉得他们所举出的新思潮的性质,或太琐碎,或太笼统,不能算作新思潮运动的真确解释,也不能指出新思潮的将来趋势。即如包世杰先生的“新思潮是什么”一篇长文,列举新思潮的内容,何尝不详细?但是他究竟不曾使我们明白那种种新思潮的共同意义是什么。比较最简单的解释要算我的朋友陈独秀先生所举出的新青年两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