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五章自己造太麻烦了_重生九二之商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甜。”

  余文华挑了挑眉,感觉老板似乎意有所指,但他聪明的没有接话。

  两人喝了三杯茶后,江浩才放下茶杯,惬意的往后一靠,说道:“文华,我早就想搞内存项目了,说说你的看法吧?”

  来了来了!

  余文华心中咯噔一下。

  没想到,老板开门见山就挑明了目的,这让他到嘴劝说的话,全都咽回肚子里。

  看来,只能采用迂回战术了。

  余文华深吸气,回忆之前整理的资料,缓缓说道:

  “先说目前局势吧!”

  “目前,内存市场竞争很残酷。”

  “以叁星海力士为代表的内存厂已经崛起,而日系的日立、NEC等厂商渐渐没落,市场份额极度萎缩。”

  “今年的行情,也十分不稳定。”

  余文华面向江浩,表情凝重道:

  “老板,您刚从东南亚回来,应该知道,这场金融危机,很快就会席卷许多国家。”

  “届时,许多工厂会倒闭,国民的生活水平会下降,除了必备的生活品,恐怕没有闲钱购买消费电子产品。”

  “那么,内存一定会滞销。”

  “接下来,内存价格一定会暴跌。”

  江浩闻言,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余文华见状,心中一喜。

  在他看来,老板这么精明的人,不会看不到内存市场的危机吧?

  他继续趁热打铁:

  “我再说说投资吧!”

  “今年,英飞凌,从西门子半导体分拆肚里,刚刚投资了一家12寸晶圆厂,花了12亿欧元。”

  12亿欧元,以当时的汇率,大概折合110亿人民币。

  这可是97年啊!

  余文华说完,偷偷的观察江浩的表情,发现他微微皱了皱眉头。

  很好!

  看来老板有些动摇了。

  余文华精神大震,继续道:

  “我再谈谈国内吧?”

  “80年代改革开放,东瀛为了对抗日元升值,开始对我国进行免息日元贷款,并提供适当的技术。”

  “比如说,巫溪市的742厂,引进了东瀛东芝的3英寸生产线,生产64KbDRAM.”

  江浩不屑一笑。

  64Kb,也就是0.064MB.

  现在都踏马出到256MB、512MB,谁还用那老掉牙的古董。

  余文华继续说道:

  “由于巫溪市有了经验,于是908工程,也落户巫溪市,建造了一条6英寸的晶圆厂,不过这次是从AT$T引进的制程技术。”

  6英寸,还勉强有点看头。

  但,跟主流的12英寸差距还是很大。

  江浩面无表情:“除了巫溪,就没有其他家吗?”

  余文华抿了抿嘴,沉声道:

  “除了巫溪市的华晶厂,中海市也引进了一家。”

  中海?

  江浩精神一震,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余文华道:“中海华虹,由国资委出面,引进了一条8英寸的生产线,是由东瀛的NEC合资的,建设中,预计明年底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