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时迁的心思_水浒万金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锋想探探时迁的口风,看看他对于锦儿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

  他是想和锦儿做长久夫妻,还是一时花心。锦儿名义上是张贞娘的使女,可两人的关系情同姐妹,秦锋可不想看到时迁和张贞娘因为锦儿反目。

  秦锋招呼时迁坐下后,微笑着说道:“时迁兄弟,你跟随我是时间最久。虽然初时我耍的一些小手段算不上光明,可兄弟你对我一直肝胆相照,我都记在心里。”

  “若非是跟着哥哥,恐怕我现在还不知在何处安身,说不定早就被官府捉去丢了性命。跟着哥哥,我的心里从无埋怨。”

  时迁听着秦锋的话,收起了玩笑般的神情,口气立时多了几分凝重。

  感觉到谈话的气氛变得有点沉重,秦锋轻咳了两声,玩味地说道:“时迁兄弟,你今年二十有一了,算起来也该成家了。如今山寨中也有一些单身的小娘子,不知时迁兄弟可有中意之人?若是看上了哪家小娘子,可得抓紧啦。”

  “哥哥,我......”时迁迟疑了片刻,坚定地说道:“小弟暂无成家的打算。”

  秦锋微微皱起眉头,说道:“那兄弟,你和锦儿......”

  听秦锋提到锦儿,时迁顿时涨红了脸,他猛地抬起头神色慌乱的看着秦锋。

  秦锋这才恍然察觉,时迁并不是一个羞涩的人,可他每次脸红似乎都是因为锦儿。看来在时迁的心里,锦儿确实与其他人不同。

  既是真心相爱,那还有什么顾虑?

  “对于锦儿,你没想过要娶她吗?”秦锋继续追问道。

  时迁张了张嘴,过了半晌才垂头丧气地说道:“想!怎么不想!可我拿什么娶她?”

  “我只是一个贼啊!”

  最后一句话出口,时迁自觉说话的语气有些重,又匆忙说道:“我想先做出一番事业,再风风光光的把锦儿娶进门。”

  “这话你和锦儿说过吗?她会答应吗?”

  “锦儿已经答应了。他让我跟着哥哥建功立业,她会等我。”时迁说到这里,双眸中闪动着甜蜜的光芒。

  俗话常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代男女的结婚年龄一般比较早,一般女子的出嫁年龄都在十六岁之前,可宋朝却是一个例外。

  虽然《宋刑统·户婚律》中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十六,女十四得嫁娶”。事实上,大宋的男女结婚年龄都是比较晚的,甚至男子不娶、女子不嫁的也不在少数。水浒中明确没有娶妻生子的梁山好汉占了一大半。

  这种晚婚晚育的现象在大宋中上层很常见。大宋时期有一种特有的婚姻文化叫“榜下捉婿”。每到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抢夺登第士子做女婿。而大宋又盛行“厚嫁之风”,连官宦人家都需要为女儿攒嫁妆而发愁。

  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大宋男子多半想先“立业”后“成家”,读书人更是崇尚“不及第不成家”。北宋诗人汪洙的那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其实就是当时晚婚现象的一种真实写照。毕竟高中进士的屈指可数,名落孙山者才是趋势。

  宋真宗赵恒都说过:“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出身再低、家境再贫寒也不打紧,只要高中进士,什么都有了。

  时迁想先“立业”后“成家”,秦锋尊重他的选择。

  “兄弟心里有数,我便放心了。只是你和锦儿的事儿,该公开还是公开的好,你也知道现在梁山的情况。”

  时迁听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等狄五接了孟康的父母和小妹来梁山,已是一个月后。这段时间梁山厉兵秣马,俘虏改造还算顺利。因为预备军又要出战,鲁智深从俘虏中挑选出一百人,如果他们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立功,就可以正式成为预备军的一员。

  商定好目标后,时迁、鲁智深和邓飞带着三百名预备军士兵和一百名俘虏出发了。

  秦锋没有同行,而是带着縻貹去访友了,目标阳谷县。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