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章 新家新气象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108章新家新气象

  金陵城得天独厚,虎踞龙盘,颇具帝王之气象。

  诸葛亮曾经说过:“钟山龙蟠,石城虎踞,诚帝王之宅也!”

  朱元璋选此地建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年他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经营金陵。

  现在大明已经开国四年了,不断的修葺扩建,已经是城高河深,攻守兼备,固若金汤了。

  人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什么意思呢。就说有三里的内城,就有七里的外城。

  可是金陵城,作为帝都,那岂能是“三里之成,七里之郭”来形容?

  一眼望不到边的城墙,看上去就气势巍峨,让人心生叹息之意。

  齐元义卖给郑家的那片庄园田产,就在外城东边三里之遥的虎头洼。

  之所以这里叫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据传说这里曾经有一头龙兄虎弟共同生活在这里。

  可是有一天龙兄突然乘风归去,飞翔九天,虎弟扬天狂啸,思念其兄。

  久而久之便化作石山,现在还有一虎头模样的巨石立于山巅,而龙飞去之后,其卧身之地则成了一片洼地平原。

  这里土地肥的流油,无论种什么,都长的旺盛之极,是以,这里的土地也是寸土寸金。

  如果不是当年战乱之时,齐元义入手的话,现在你花多少钱都不一定买的下。

  因为这里大部分已经划作皇家之田,还盖了皇庄,说白了就是朱元璋家的自留地。

  每年的春耕之际,据说皇上两口子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朱元璋扶犁,马皇后撒种,为天下万民做出农耕之表率。

  相比于皇庄的高大气派,郑长生家就显得渺小多了。

  不过一套三进的院子也不算小了,比郑家村老宅的可强多了。

  就是有点年久失修,房檐上,墙头上都有青苔附着其上。

  院里倒是打扫的挺干净,房间也都收拾出来了。

  这是齐元义派人骑快马通知这里的老管家提前来收拾出来的。

  老管家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叫李大年的老者,他奉命看家、收租之类的。

  现在郑家接手入驻,他颤颤巍巍的小心伺候着李秀英一行人。

  生恐新主子心里不悦,把他赶出去。

  他一家老小住在这里,十几年了。本来他是无家可归之人,后来偶然的机缘下结识了齐元义,成了齐元义的家奴。

  齐掌柜看他为人勤恳,倒也能识文断字的,就把这里交给他打理。

  现在随着主人的更换,他的奴籍也随之更换,成了郑家的仆人了。

  以前的时候,齐掌柜不在,这里他说了算,可是现在人家主人既然已经入住,那他就不能在独专了。

  是以,等李秀英他们卸下行礼,收拾安顿好之后,他就手里捧着账本走了进来。

  “夫人,这是今年的账册,请您过目。”

  可是让他吃惊的是,夫人和小少爷一个都没动那账册,竟然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