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3章 一切为了恩师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193章一切为了恩师

  朱元璋有点纳闷,这孩子的要求有点太轻描淡写了,跟他印象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点差距。

  郑长生的要求很简单,他负责赚钱给老朱,但是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他的恩师方克勤,不能外放为官。

  老朱思来想去的,都没有想出郑长生的话里有什么阴谋和陷阱,不就是要求不让师父方克勤外放吗?

  这对于老朱来说简单的很,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虽然他已经对外放官员的名录批示过了,但是从中书省要回来重新修改一下,应该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于是老朱可以说是拍着胸脯保证的,这个问题小事情,你尽管放心好了,出不了岔子。

  额,听到老朱的这句话的保证,郑长生才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

  空印案这是明初四大案之一,是唯一的一个牵连无辜最多的大案。

  光是杀掉的无辜的地方主政官员都得有几百人,可以说牵连甚广。

  师父方克勤也正是由于空印案的牵连才丢了性命的,这是历史记载的史实。

  所以郑长生才心忧不已,之前他就考虑这个问题,一定是竭尽所能的阻止师父外放为官。

  只要是不主政一方,这空印案就牵连不到。

  说起来空印案据史书记载,是发生在洪武年间的事情,因为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

  这事说起来其实是因为明朝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引起来的。

  洪武朝,老朱规定每年地方官都需要派人到朝廷的户部,来报告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

  而且所有的账目必须要经过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才能算是通过,才能完成这一年的财政结算。

  若其中有一项不符合,那就得必须驳回重新造册,而且造册完成后由原机关盖上地方官的大印方算是完成。

  因为当时的交通不发达,往来路途的遥远,如果发回重新造册势必会耽误时间,所以前往户部核准核销的官员,都事先备好盖了印章的空白文书以备使用。

  要说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由于钱粮在运输过程中肯定要有损耗,所以运输官员都备有空白关房大印的文书,以运输到京师的实际数据为准,重新填写一份交给户部审核。

  但是老朱这货就怀疑官员相互勾结,吞没其中的差额,这是欺君之罪啊,所以下令处罚所有相关联的官员。

  这当然是元朝的时候的习惯性做法,老朱刚开国没有多久,大多使用的是前朝留用官员。

  是以,这个习惯就保留至今。

  空印案的影响可以说是在明朝立国之初是大案要案,光是主政的一把手就杀了好几百甚至上千人了,受牵连着更是无计其数。

  吴晗的《朱元璋传》说空印案被牵连杀掉的有几万人,可见这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是以,郑长生是极力阻拦恩师方克勤主政地方。

  史书所载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