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2章 谋虑深远_大明墨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长生洋洋洒洒在信中说了很多,都是一些经济之道的东西。

  这东西说白了,在雨花书院里都属于是必须要会的知识点。

  可是胡沁他并没有学习过啊,一看之下,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永和伯爵在酒桌上的话真不是醉后乱言啊,他说拿自己当朋友,看来这是一点都不假啊。

  你见过有谁能够把如此重要的东西随便讲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听的?

  永和伯爵高义,乃真朋友也!

  是以,胡沁看完郑长生的信之后,立马就召集人手商议粮仓修建和招商的具体事宜。

  话说在收了高丽之后,虎山县经过几年的建设,还真的成了奇迹般崛起的地方。

  一时间成了全国效仿的榜样,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为了周明通,郑长生做的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至于胡沁能不能按照自己的设想走下去,那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了。

  如果好的话,相信胡沁很快会进入到朝堂大佬的眼里,甚至简在帝心也未可知。

  对于真心给老百姓办事的人,郑长生是不吝帮一把的。

  虎山县虽小,可是也有锦衣秘谍的。

  当地的锦衣卫密报,说胡沁是个好官,自从接手虎山县以来,勤于县务,清廉如水,从不收受钱财,一心为国为民。

  还时常的接济亲朋好友,

  如果不是其家祖上略有薄财用以支撑,恐怕他的日子都难以为继。

  对于这样的一个官员,郑长生是很受触动的。

  其实他完全可以给老朱写封举荐信,但是他不打算这么做,他要让胡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让人们看到一个不靠后台举荐,只是单凭自己爱民如子报效国家的初心和实际行动升职的典范官员。

  用以激发其他偏远地区的官员们,用胡沁这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告诉他们,只要用心办差,做出成绩,朝廷和皇上是不吝惜赏赐加封的。

  他的用心良苦,思虑之远,恐怕胡沁是理解不了的。

  对于胡沁耍小聪明的事情,锦衣卫也是有密报。

  不过郑长生并不打算追究,最起码一点胡沁的初心还算是好的,并且也是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办事的。

  有这些就足够了。

  郑长生跟周明通的私交很好,也偶有诗文唱和书信往来。

  周明通的当初也是跟胡沁一样的不得志,不过周明通可没有胡沁的心思活泛,还知道作秀给自己看。

  人常言:酒香不怕巷子深。

  可是胡沁这坛酒被埋的太深了,根本就入不了庙堂那些大人物的眼,胡沁耍个小聪明,给自己展示一下其政绩,想要出头这可以理解。

  郑长生打造进军高丽的后勤基地,这个设想已经发了八百里加急的奏疏给老朱。

  相信用不了多久,辽东当地包括全国各地的筹集到的粮食会源源不断的运往这里。

  那脚下的这片军营就有必要建成永久性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