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武后:这个时候立功,是要气死我么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貌在大唐相会,另一边薛氏兄弟和郭元振带着武承嗣走了过来。

  薛讷行了上礼,将泉府的情况简述后,就去办理后续,主要情况还是郭元振汇报的。

  实际上,有了卞国公泉男生的配合,此行可谓无惊无险,异常顺利,但通过郭元振的描绘,却平添几分惊心动魄,尤其是武承嗣,都能镇定自若,指挥得当了。

  李彦心想这是无师自通了春秋笔法,评价道:“周国公深入险境,理应赞许……”

  听到这句话,旁边的武承嗣笑得嘴都要咧开,连连道:“应该的,我早就想立功了,早就想了!”

  他说罢,更是得意洋洋地来到囚车前,指指点点,好似这些犯人真是靠他缉捕。

  李彦暗暗摇头,接着道:“不过此次是群策群力之功,不可过于突出个人之用。”

  郭元振见到这副德行,也明白自己想当然了,这位《说文教义》卷不离手,水平是京城皆知,岂能描述得过于夸张,赶忙道:“请六郎放心,我会好好写案录的。”

  李彦点点头:“写好后交予薛机宜,呈报于陛下。”

  ……

  贞观殿内。

  李弘很快收到了内卫的案录。

  眼见短短一天未到,就抓住了大批贼子,并且得到了切实有力的证据,李弘十分满意,看向下方的薛讷:“薛机宜看来已经熟悉了内卫之责,薛老将军复出,你要好好辅佐于他,重塑我大唐天军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

  薛讷拜倒:“是!”

  李弘欣赏于这份惜字如金的务实,接着看下去,没多久就皱起眉头,冷笑道:“未想到武承嗣还能立功?”

  此时殿中还有好几位亲信臣子,听到这般说法,神情都有变化,元万顷更是轻咳一声,予以提醒。

  李弘听到轻咳声,也知道其意,那毕竟是承袭太后武氏香火的国公,喜恶不能表现得太明显。

  但他还是明显不悦,看向薛讷:“上面所述,武承嗣先是入卞国公府加以试探,在得知卞国公准备大义灭亲后,令内卫行动,自身坐于正堂之上,全程未动,直至贼人全被缉拿,可有此事?”

  薛衲点头:“有。”

  李弘重新看了一遍案录,见上面描述克制,不偏不倚,不禁沉默下去。

  殿内静悄悄的,心腹臣子眼神交流了片刻,苗神客不愿出头,元万顷则进言道:“陛下,历任官员只要不犯错,维持治下稳定,都是大功一件,周国公亲身犯险,缉拿贼人,功劳确实不容抹杀。”

  李弘终于开口道:“武承嗣此次确实立下功劳,然其之前遗失鱼符,致使吐蕃囚将勃伦赞刃出逃,功过相抵便是……”

  元万顷满意地坐下,苗神客仔细观察圣人表情,心中有了数,齐齐高颂:“陛下圣明!”

  李弘不是小鸡肚肠的人,他对于武氏子确实恨屋及乌,却也不至于一直盯着不放,如此处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