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炒作……_旷世奇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怒不可遏地骂了一句,陈致远的口头禅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学会的,看来还真是近墨者黑呀!

  1991年是邮市开始升温的第二个年头,通过各种方式的信息传递,加入到这个行当中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资金力量的积蓄达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的股票市场开始受到国人关注,假设当时的中国没有股票市场,邮市的火爆场面或许会提前展现出1997年攀上顶峰的风采。即便是这样,对于资金雄厚的内行来说,这里面的高额利润还是让他们爽到连做梦都会笑醒。

  正如赵启明和李胖子等人的谈话中所分析的那样,市场的内在变化决定了投资走向。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少部分手头有点钱的人收购保值性比较高的几个邮票,这里又要提到最具代表性的庚申猴,可以说庚申猴在邮票市场最初阶段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后来上海股市举足轻重的龙头股:四川长虹。

  于是乎很多人都去购买发行量相对较少的早期邮票,这种自发性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最终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市场强势力量的作用下,数量不多的早期邮票很快被推到了一个高峰,其价位高到让所有人都有点难以接受的程度。这时候,很多类似赵启明的聪明人找到了新的切入点,那就是价位相对较低的新邮票,尽管这也是一种自发行为,但却使邮票市场真正进入了炒作阶段。

  陈法林还是当年*时期大串联的时候来过一次上海,好在上海不是淮南那种麻雀小城,早已经有了出租汽车,要不然他还真摸不着局门路的邮票交易所在什么地方。

  到了邮票市场,事先得到通知的刘光伟陪着他在里面逛了大半天,关于这位突然冒出来的陈先生的一切,奸商赵启明什么也没告诉刘光伟,只是把他称作:对咱们都有好处的人。

  陈法林先是被这里熙熙攘攘的人群给感染了,香港恒生股市在牛市时期的热烈场面也不过如此。接下来他仔细观察了别人的交易流程,又了解了部分邮票的价格情况,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邮票,在专业性的知识方面他眼前是一片漆黑。

  刘光伟虽然不知道这位陈先生是干什么的,但电话里赵启明的语气让他感觉到来的是位有份量人物,见到陈法林本人之后,刘光伟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看法。暗想这位小赵同学真是古灵精怪,结交的人也不一般。尽管半天下来陈法林什么也没多说,但他对邮票的兴趣,让刘光伟认定这是赵启明找来的新投资者,心里对这个中学生的评价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当天晚上,赵启明打电话过来询问行情,刘光伟就问起了关于陈先生的事,赵启明足足吊了他一天的胃口,这会儿觉得该透点底了,于是告诉他:这位陈先生给了自己八十万代为操作这次的生意。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