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三章 乍得湖畔_我真没想赚大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海湖,在1960年代也是一个超过两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大湖,但是到了2001年底,湖面已不足1500平方公里,只有青海湖的三分之一大小,科学家预计此湖在不久之后将会完全消失,沿湖地区的2000万人生活将面临巨大威胁。

  按照拉明长老给的信息,陈零的两辆破旧的小客车到了乍得湖东北方向的村庄。村里飘着一股鱼腥味,到处晾晒着鱼干,还有妇女在烤鱼。湖边则淅淅沥沥地停着手工渔船,挂着渔网。显然,湖边的豪萨人的捕鱼技术非常传统。

  “那些在做什么?”陈零指向湖边淤泥里掏东西的人。那些都把上身裹得严严实实,头上缠着布,在烈日下的淤泥里弯腰干活。

  “他们在采集泡碱。”阿诺在乍得的时间长,了解一些情况,“湖边的人主要靠捕鱼、农业和采集泡碱谋生,条件很差。陈先生,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

  “我们来找一位朋友。”陈零说道,“这个人能帮助我们完成任务。阿诺,让你的本地手下去打听一下,他们的长老在哪里。”

  阿诺是白人,五个手下却全都是黑人,三个是乍得人,两个苏丹人。陈零觉得这样很好,当地人有利于完成行动。

  就在这时,一个光着脚丫的小男孩突然从一棵树上跳下来,朝陈零一行人招手,“跟我来!跟我来!”

  阿诺的手下过去,问道:“孩子,你知道我们吗?”

  “长老让我在这里等你们。”男孩子说道。

  不愧是长老,未卜先知吗?陈零一边想着,让大部队留在原地,自己带着弗朗索瓦、比尔和阿诺跟上了小男孩。

  光脚小男孩想一直蹦蹦跳跳的小鹿,绕过几个小房子,站到了湖边紧靠着水的一个木屋子。

  他指了指木屋,说道:“长老在里面等你们。”说完,蹦蹦跳跳地走了。

  陈零观察了一下小木屋,没发现什么异常,上去敲门。

  门打开了,一位身穿白袍子,满脸皱纹的老头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盆水。

  老头朝陈零等人笑笑,把盆放到地上,然后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灰白色的圆球,放在盆旁边。

  “欢迎各位。午饭已经好了,请洗手吃饭。”白袍子老头说道。

  陈零问道:“您是马哈马特长老?”

  白袍子老头点点头,说道:“请洗手,准备吃饭。”

  这是陈零第一次在非洲被人邀请洗手吃饭。

  他蹲下身子洗手。

  “陈先生,那是一块乳木油肥皂,确实是洗手用的。”阿诺指着那个灰白色的圆球说道,“这是本地的一种特产。”

  陈零点点头,捡起圆球抹在手上,搓了搓,感觉非常嫩滑,还有一股独特的香味。

  马哈马特长老站在旁边,微笑着看众人一一洗手。一盆水几个人反复洗之后,都是泡沫。

  马哈马特长老没有换上一盆清水的意思,请陈零等人进入小木屋。

  一张矮桌子上摆了五份菜,分别是一条烤鱼和一杯喝的。

  马哈马特长老安排大家坐下,说道:“各位远道而来,请先吃东西。这是今天从湖里捕的鱼,这是新鲜的骆驼奶。我们吃完了再说事情。”

  说完,他自己先吃了起来,没有筷子没有刀叉,全靠手抓。

  陈零等人都已经习惯了非洲的情况,都毫不犹豫地开始品尝马哈马特安排的吃食。大家心里都知道,这看上去很简单的洗手、吃饭,可能已经是村子里非常丰盛的一顿招待了。

  这是陈零第一次喝骆驼奶,感觉味道和牛奶差不多,略微咸一点。对于丰盛的招待,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把食物吃光。众人心里有事,没有说话,默默吃饭,很快就只剩下五根鱼骨头和空杯子。

  马哈马特长老的双手在白色袍子上蹭了几下,算是擦过手了。然后他念念有词,摆弄自己盘子里的那根鱼骨头,把几根碎骨头慢慢拼了回去,低头细看。

  “我知道是谁。”马哈马特长老说道,“他们这么做已经好多年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