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四五六章 盛情欢迎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切监视察哈尔敌军的动向。

  休息一夜,第四师留下十二旅旅部及下辖两团,师部及第十旅、十一旅,和西撤的远东红军团一道,沿着库呼台站道,向库伦进发。

  二十九日,第四师十旅、十一旅进驻白鲁台城,昨日留下一个团驻防后,余部再次启程,向车臣汗城进发,预计要到后天才能抵达。

  其余进驻蒙古的部队,全部于中苏边境线集中,由于瑷珲城对面就是海兰泡,有铁路与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相连,因此第一军团司令部、直属部队和第四军,成为了首批赶赴蒙古的部队。

  这次,第一军团留下了第五军三个师和新组建的六支地方游击纵队,保卫大小兴安岭根据地,维护蒙古与东北根据地之间的连接畅通,与敌军展开针锋相对的作战。

  集团军总部机关,带着各直属部队,以及新组建的第九军、第十军,成为了第二批入蒙部队。第一军留在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交汇地区,与驻守牡丹江东岸、松花江南岸地区的第三军一起,确保三江根据地的安全。

  根据战事需要,第一军和第三军,编成东北集团军第三军团,由第一军军长韩先至中将出任军团司令,领导根据地军民对日作战。

  与抗联各部接防完毕,率先从长白根据地撤出的第二军团两个军,步行至海参崴,于二十九日坐上北上的火车,成为第三批入蒙部队。而这个时候,董金明第六军、金洪默第七军,才刚刚撤出根据地不久,正在向边界线移动。

  对于东北集团军规模空前的大搬家行动,远东共和国政府进行了大力配合,不仅在边境线派出了庞大的运输车队,在铁路调度上也颇下了番工夫,确保大军通畅无阻地奔赴蒙古,以后两支部队,就要并肩作战了。

  二十六日晨,克里姆林宫做出的决议,传到了远东共和国党政军高层的耳朵里,原本一干将领和官员还为肃反及一系列错误路线的终结欢欣鼓舞,认为革命取得了胜利,开始考虑如何体面地收场。

  对于斯大林施展出的种种卑鄙手段,虽然远东共和国高层已经有所预料,但未想到斯大林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针对克里姆林宫连续的组合拳攻势,远东共和国方面有苦难言。

  自二十五日夜,苏联方面开始全面干扰远东电台的正常播音,现在就连中亚和乌拉尔地区,也无法收听远东的广播节目。同时,苏军派出大量战斗机,封锁领空,远东共和国十余架装满传单的轰炸机刚刚飞越乌拉尔山,便被击落,同时,苏联内务部加大了对可疑人员的排查,远东派往莫斯科从事宣传工作的十四个地下组织被破获,远东共和国的舆论攻势戛然而止。

  在这种情况下,自知搞阴谋诡计不是斯大林对手的远东共和国高层,反而统一了认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