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六九二章 千锤百炼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试爆炮弹与炸弹是一样的,因此只有几十、上百公斤的炸药爆炸,故无法被侦测,或者说无法将其与一般炸弹试爆中分辨出来。

  “实际上,内爆压缩装置是大杀器设计上最困难的一步。难度之一是如何让炸药同时或者按预定时间起爆,而其误差精度,必须达到零点几微秒;之二是如何决定炸药块的形状,以让能量能均匀的、或者按照需求的向预计的爆心压挤。这两个条件将决定大杀器是否能有效引爆,是否能完全利用核反应物质,是否完全发挥出了威力。

  “重点在于这个关键技术和核原料是没有关系的,即使没有钸或铀核也可以进行,因此可以分成另一组人,和核材料的提炼同时进行,以缩短整体计划的发展时程。从另一个角度看,若是能够精确控制起爆时间,就可以做出可调威力的大杀器,比如调整其中某些炸药块的引爆时间,可以改变最终压缩率与压缩形状,从而降低爆炸威力。”

  胡家林听得瞠目结舌,安毅笑着摇摇头:“这些介绍很生涩难懂吧?我也是听那些核物理专家讲解后,强行记住的。不过这些知识和我们工兵的爆炸理论有些接近,多理解,多思索,就可以慢慢消化掉。

  “胡子,我给你举个例子吧,一个大杀器的理论威力上限受核装药与原始设计影响,无法增加,但却可以缩减。因此你可以把一个一万吨的大杀器,经由精确调整各炸药块的起爆时间,将其威力降低,就可以形成1万吨、八千吨、五千吨、三千吨、一千吨这样的多个级距的选择,这在某些时候,会有很大的战术用途。”

  “有成果了吗?”

  胡家林感兴趣地问道。

  安毅笑了笑:“若是没有些成果出来,我就不会给你说了。在核物理研究所成立的同时,次临界试爆小组便成立了,当时从叙府兵器研究所调派过去上百名工程师与兵工专家,另外加入十多名负责协助聚焦曲面计算与研究爆轰物理的数学家与物理学家。他们当时的任务是用车床大量加工制造各个形状的钢块、铜块、钨块等不同硬度的金属,形状主要是球形或是椭圆形,然后设计、制造与组合成各种形状性能的炸药块,进行爆炸能量聚焦,对这些钢球进行内爆压缩测试。

  “这个小组第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是设计出以最小的炸药量、把指定体积的钢球压缩到最小的炸药形状与配置方式。另外,他们还需要设计出各种曲面与聚焦方式,来加强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特别是今年二季度,莱州实验基地的电能充分得到保障后,这批人平均每周就要进行两至三次试爆压缩测试,至今已经进行了一百余次次临界试爆。

  “现在,这个小组的所有人,一个个都成为设计与布置炸药的内爆高手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