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章 陈德兴的接班人 求收藏_奸雄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虎畅饮通宵,宾主自是尽欢,直到天蒙蒙放亮,廖吕二人才醉醺醺的离开。

  而在同一夜,临安城内,一对父子同样彻夜未眠在书房里面交谈到了天亮。

  “老大,你的心思也不能光用在读书上面。”

  陈淮清刚刚参加完了殿试,不管文章写得怎么样,一个同进士肯定有的。加上二十多年前考取的武进士,他算是双进士出身,又在官场混迹多年,资历、名望都是不缺,将来的仕途想来是一片光明。

  而陈德芳却是名落孙山,没有能考上进士,所以心情稍稍有些郁闷。听到父亲让他不要把心思都用在读书上面,很有些不解,抬头看着父亲。

  “还是要和文文山多往来,用心办好《光复》报。”

  陈淮清淡淡地道,“科举考试可不仅仅是比文章优劣,有时候也是比名声,比背后的势力。文文山是状元,官家对他是很看重的,早晚是士林领袖。你如果和他交好,名扬士林不过是早晚之事。至于官嘛,先让二哥举荐一下,将来再找机会转个文资。”

  陈德兴是一军都统制,是有资格举荐几个人当官的,不过只能举荐武官,不能举荐文官——除非他有了知州、知府的差遣。而这个举荐制度,其实也是门阀政zhì的残余,宋朝的举荐虽然已经不如隋唐那么广泛,但是比明清还是要多的。一定级别的文武官员都有举荐幕僚、子侄当官的名额,去世的时候还能用遗表举荐子侄。

  不过举荐当官的文官在仕途上的前程不好,除非能再中进士,就如廖莹中以及和陈德兴一科高中的梁崇儒那样。否则只能在微末小官的地位上困顿一辈子。但即便是小官也是官户,足够保住一门的财产不被侵夺。

  “你二弟打完了援川之役,就不会再带兵了。”陈淮清继续往下说,“我们陈家从此就不再是将门,而是亲贵之家。”

  说到这里,陈老爹脸上的笑意就怎么也掩饰不住了。亲贵在宋朝其实并不是很吃香,远远比不上世代都有人循着科举路子上升的“科举豪门”。但是陈家也不是单纯的亲贵,因为陈淮清自己已经中了文进士。

  “官家只一个女儿,自幼宠爱无比。若真成了我陈家的媳妇,为父五年之内当有入政事堂的机会!我们安丰陈家在为父这一代当可大兴了!”

  老陈的如意算盘没有打错。其实他这次可以中进士并不是因为文章有进步,而是理宗皇帝让丁大全放了水……而让陈德兴中进士,自然是要大用的。看看贾似道还有那个低能皇太子就知道了。这位理宗皇帝小肚鸡肠是没有错的,但是却很在乎亲情。贾贵妃死了那么多年,贾似道还是荣宠不衰。陈德兴真要把升国公主娶了,理宗又怎么会亏待亲家公?

  再说了,依着宋朝的祖制,驸马爷都是圈养的,自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