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剿匪_朕的丞相有喜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翼未丰,自改休养生息,而非是强出头,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这话总是没有错的。

  皇上听得底下争论得差不多了之后,便问了几个老臣的意思。

  老臣们一心一意为了朝廷,无论是太子还是七皇子领兵,只要平定祸乱,还百姓们一个安宁便可,听皇上问起,立即就表了态。

  皇上思索了片刻,便下了决定,“太子,既然你七弟有心想要历练一番,那此次机会你便让给他吧!国事为重,朕也想过几天舒心日子,你便到御书房来替朕分忧。”

  皇上此番话既给了太子面子,又让七皇子得偿所愿,倒是谁也不得罪。

  太子心底暗沉,却还是沉住了气,从底下走了出来领旨谢恩,七皇子亦是如此。

  朝会散了以后,太子便一声不吭的离开了,七皇子趋步跟上,有心呲他两句,“皇兄,恭喜了,离你想要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为父皇分忧,那自然是替父皇批阅奏折,明面上说得好听,其实就是个苦差事,还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这番计量下来,倒是他略胜一筹了。

  太子皮笑肉不笑,“也要恭喜七弟了,得偿所愿。”到底是穷人乍富,小人得志,不过就是得了个饼子,便沉不住气了。

  既然他要嘚瑟那便由得他去,有些东西该是水的便是谁的,想抢也抢不走。

  所幸他已经坐在储君这个位置上了,倒不怕自己守不住。

  七皇子也笑了笑,“多谢皇兄。”

  兄弟两故作和睦,见太子没动静,七皇子也不想自讨没趣,寒暄几句便借口离开了。

  只是太子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眸子渐渐阴冷。

  朝廷要派兵剿匪之事并非隐秘之事,圣旨刚下,京都百姓便家喻户晓了。

  苏辞墨和杨柏浩等人是国子监的学生,更是要先一步知晓,杨柏浩跃跃欲试,可惜没有门道,兴奋了半晌,便有些垂头丧气了起来。

  一向没有腹无稿墨之人,却是感慨的说了一句,“大丈夫生不逢时,图可奈何啊?”

  苏辞墨听了这话哭笑不得,抬手敲了敲他的脑袋,“这又是哪根筋不对了?”

  杨柏浩没有搭话,倒是宋碧柏替他解释了一句,“还不是剿匪这事闹的,有人心痒痒了呗。”

  杨柏浩不爱文学,偏偏对武学情有独钟,苏辞墨和宋碧柏身为他的密友,自是一清二楚的。

  苏辞墨也有心想要成全他,便打算去找拓跋桓走一下门道,让他出面做说客,让杨柏浩能跟着七皇子出去历练历练。

  不过,他也没把握能否让拓跋桓答应他,便只好按下不提,借口说学堂那边有事,他去找顾安一趟,便转身离去了。

  三皇子府,拓跋桓正在园中喝茶看书,听得下人禀报苏辞墨来了,正要起身去迎,便见他大步而来。

  二人熟识了许多,私底下自然没有才相识时那么恪守规矩了。

  不过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