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章_穿进年代文里养娃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嫂介绍的远房侄子叫栓子,木蓝见了,问了他些话,看得出来的确是个老实孩子。木蓝也就留下了他,又跟他简单说了说店里的规矩以及他每日要做的事。

  木蓝打算每天做好酱肉,再让栓子挑了拿到南街的小铺子里卖。而他只需要在店里切肉收钱就行。木蓝已开了这么久的铺子,每日做多少酱肉,这些酱肉又能卖多少钱,心里大概也有数。

  她自己则是忙着新铺子的开张。等到里面的桌椅板凳以及后厨的锅碗瓢盆都置办好了,她就又订做了一块招牌。跟南街的小铺子一样,新的招牌上也是‘兴盛源’。她这招牌已经有名气了,挂上去之后就有人来问是不是和南街那间铺子是一家。

  开张前,木蓝又做了些宣传单去北街热闹的地方派发。虽然眼下市面上也有了报纸等印刷品,但小地方没地方印刷,木蓝的传单都是她自己准备了纸笔,手写画上去的。画虽画得不怎么样,但好在广告词新颖有趣,宣传的效果还算不错。北街上做买卖的客商,原本就有不少人知道南街上的‘兴盛源’酱肉铺,如今见北街附近也开了一家,都说是往后就用不着跑那么远去南街了。在北街买了,去码头坐船也近。

  这新铺子店面大,木蓝就多摆了些木桌和长凳。除了卖现成的酱肉以外,还卖些佐酒的小菜。原本南街的铺子里只有两套桌椅,客人常常坐不下。这下子,客人多的时候,也不愁没地方坐了。

  铺子里生意好,巧心不上学的时候,便在铺子里帮忙。阿宝则是帮着看巧灵。王嫂家也有几个半大的孩子,阿宝就常带了巧灵,去后头院子里跟他们一块儿玩。

  木蓝的铺子开张两个来月后,就收到了陈致远从云省寄来的书信。木蓝在柜台上打着算盘算账,让巧心在一旁念给她听。

  陈致远在书信里头说,他已通过了讲武学堂的考试。现在每日除了上理论课,还要进行各种操练,日子过得很充实,身体比从前结实了不少。又说云省的风俗人情与家乡不同,饮食口味也不一样,有种叫米线的吃食风味独特,往后有机会了也带她尝尝。

  木蓝听到这里笑了。陈致远不知道的是,她原先所在的那个世界里,各地之间的交流已十分便利和频繁,不管身处何地,都能吃得到天南地北的美食。并且要是懒得出去吃,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头,用不着多久,就能送到眼前。

  念到这里,巧心笑着说,“娘,这米线听着挺好吃的,往后我也想尝尝。”

  这书信密密麻麻写了好多页,巧心念得都有些口渴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从前没看出来,爹这么话多。”她以前觉得她爹是个话少的人,看着眼前这厚厚的信纸,她觉得,这些话怕是她爹攒了这一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