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压轴拍品 续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牌吗?”

  程启恒点了点头:“照理说应该不至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这年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大家点头称是,这里毕竟不是什么正规的场所,就算最后一件是赝品,影响了主办方的声誉,但下回只要有好东西,许多人还是会来。

  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便宜没好货的道理,既然你想要捡便宜,那就要做好了亏本的打算。

  大家商量了一下谁上台鉴定,程启恒说道:“要不还是让子涛去,他眼睛尖,容易看出问题。”

  “小孟,怎么样?”张景强问道。

  孟子涛说道:“行是行,不过景泰蓝这东西我也不太在行,你可别太指望我。”

  既然大家都不在行,也只能在矮个子里面选高个了,张景强说道:“没关系,一会如果有一点疑问,咱们就不拍。”

  说完,他就站起身来,带着孟子涛上台鉴宝。

  虽然有部分人鉴宝时间长了,但这部分人本身就没有多少,两人没等一会,就轮到了他们。

  说起来,景泰蓝在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制作最为精美而著名,故称“景泰蓝”。

  明清景泰蓝是景泰蓝发展的真正的黄金时期,到了清朝乾隆时期,由于他对于景泰蓝有着全面的爱好,所以乾隆帝上位之后,大量生产各类景泰蓝,不仅宫廷珐琅作承造御用品,京城、羊城和扬城等地均生产用于进贡的景泰蓝。

  而且,宫廷造办处专门从羊城招来珐琅艺人梁绍文,又邀请扬城艺人王世雄进宫制作景泰蓝,对制作工艺加以改进。这才使得景泰蓝工艺全面兴盛,并正式达到巅峰。

  乾隆朝除了继续仿制前朝的各种器皿外,还从事仿古铜器和宗教仪典方面所用的佛像、佛龛、佛塔、满达、七珍八宝等供具之制作,更另辟蹊径,烧制各种动物造型的实用兼陈设的器皿。

  一般日常生活用具,例如饮食用器、文房用具、日用的花瓶、指甲套、发簪等装饰品等,不胜枚举。其装饰繁缛,纹样采用传统的螭龙、兽面、吉祥纹饰、莲塘、山水等和各种西洋式花朵。

  而且乾隆常把古代书画名迹巧妙地运用到景泰蓝的纹饰中,以追求绘画艺术与珐琅工艺的完美结合。

  就像眼前的这座文王鼎,看起来就是此中的典范,属于乾隆时期景泰蓝之中的精品。

  像这些景泰蓝精品都是出自宫廷造办处,而且专为乾隆皇帝使用,所以这类景泰蓝制品造型都端庄华美,掐丝工整严紧,珐琅失透,温润似玉,调典雅,光泽浑厚,形成了清代宫廷景泰蓝的典型风格。

  放眼看去,孟子涛心中就啧啧称赞,这样的景泰蓝精品之作,也只有在一些大型的博物馆里面,才能看到了。而且,一般的文王鼎高度只有五十多厘米,但这座居然高达七十多厘米,十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