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冶晨带来的意外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欣喜之余也稍微有些疑惑,因为这只青花盘的青花呈色不稳而且晕散出廓。这到没什么不对,因为乾隆时期青花瓷青料的发色,早年确实是这种特点,此后才逐渐形成正蓝明快的色调,呈色稳定,纹饰清晰。

  而到了晚期,乾隆青花色泽则稍显青灰,从此之后,清代瓷器就开始一代不如一代了。

  虽说,这只青花盘的呈色到也符合真品特征,然而,在小摊上收获一件不价值百万的东西可不容易,公冶晨心里犹豫也是正常的。

  另外,当天是阴天,又是早上,光线不好,这也就让公冶晨更加难以判断。

  犹豫了片刻,公冶晨还是问了价,结果摊主开出了八千这个价格。

  八千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而且又是早市,谁身上会带那么多钱?公冶晨虽然今天带多了一些,但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

  钱不够,不是想办法借,那就只能放弃了,公冶晨觉得这个价钱贵了,再加上怕买错了,就更加的犹豫。

  之后,公冶晨和摊主讨价还价,最后摊主咬死了六千不肯松口。你道这是为什么?其实是因为摊主也估摸不准,这件东西到底是真是假,当然,他认为的真,指的是后来的官仿官。

  六千这个价格,还是高于公冶晨的底线,最后只能放弃了。

  这个时候,在旁边等了一会的孟子涛马上拿起这只青花盘,并且和摊主搭上了话,结果也就不用多说了。

  其实,公冶晨在孟子涛讨价还价的时候,就已经隐隐后悔了,最后从朋友口中得知孟子涛是谁,更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这只青花盘,最后在孟子涛他们的拍卖会上,被一位买家以115万的价钱拍走,当时公冶晨也在场,只能用苦笑来缓解心中的懊悔。

  其实,在古玩界看漏了某件宝贝,归根结底还是眼力不够,老话说的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过,正是因为这只青花盘,公冶晨和孟子涛有了接触,之后更是经常去孟子涛的古玩店。他俩谈的来,一来二去,两人也成了忘年交。

  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公冶晨居然拿了一只当初差不多的青花盘过来,孟子涛多少还是有些惊讶的。

  公治晨笑道:“我觉得应该错不了,不过心里还是有些没底,只能请你这位大神帮忙看看了。”

  “您可千万别叫我大神,我可受不起。”

  孟子涛连忙摆了摆手,接着就拿起了面前的青化折沿盘,稍稍一看,他就知道公冶晨这回是走眼了。

  看到孟子涛脸色没什么变化,公冶晨觉得有些不妙了,忍不住问道:“孟掌柜,难道东西有问题?”

  “咱们是老朋友了,我就实话实说了,这只青花折沿盘确实不错,但以它表现出来的特点来看,它应该是一件光绪时期后仿的瓷器。”

  孟子涛解释道:“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