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九章 建文官瓷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不正好有事嘛。”孟子涛把之前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本来我已经准备去拜访你了,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到了。”

  冯正生拍了拍孟子涛的肩膀道:“那先前的事情就不说了,这回可要在西京多呆几天,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孟子涛开玩笑道:“没问题,混吃混喝我最喜欢了。”

  冯正生哈哈一笑,接着就把话题转到刚才那把执壶上:“子涛,你刚才是不是又捡漏了?”

  孟子涛笑着直言道:“确实,不过那个姓叶的也没说错,这把釉里红执壶确实不是永乐时期的。”

  “哦。”冯正生提起了兴趣:“那是什么时候的,洪武还是宣德?”

  孟子涛摇了摇头:“都不是。”

  冯正生诧异道:“那不对呀,再晚的话应该写款了吧,难道是元朝的?”

  孟子涛没有直接回答,反问了一句:“洪武和永乐之间是什么年号?”

  冯正生稍稍一想,恍然道:“你是说建文?可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建文时期官窑瓷器的记载吧。”

  孟子涛说:“这事咱们暂且不说,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建文在位四年,你说官窑有没有给他烧制瓷器?”

  冯正生说:“那肯定不可能没有,应该是都被损毁了。”

  孟子涛点了点头,众所周知,朱棣为了使自己抢夺到的皇位能够“名正言顺”,他必须彻底消灭建文在南方以至整个民间的号召力,他上台后不但擅改和不承认建文历史,继而毁灭建文文化,而且通过其掌握的宫廷锦衣卫在全国四处搜寻建文下落。

  为了皇权的巩固,朱棣对建文旧属进行了惨无人寰的极刑,建文时期一应文化痕迹被大肆破坏,消失的烟灰云散,在整个明朝期间由于朱棣的极端的阻断和毁灭,是不可能允许建文文化痕迹存在的,建文时期的官瓷也不可能留在宫中继续使用。

  另外,纵观瓷器史,还有一种寄托前朝年号的寄托瓷,因为做皇帝的都是朱棣的子孙,也不可能生产“建文”寄托瓷的,民间更不会仿造,那是官吏与窑工掉脑袋的事!

  虽然进入明朝晚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官瓷生产技术泄露,朝廷再无法顾及建文历史文化的存在,但由于常年来的惯例,也不可能生产相关的寄托瓷,而且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记载。

  至于清王朝时期,更不可能让一个类似南明王朝“朱三太子“的幽灵文化,来影响满清政权的稳定,所以在清朝也不可能有建文寄托款瓷器出现。

  综上所述,建文文化在明朝历史上是神秘的,为何建文官瓷在数百年之中不见踪影,历史上也鲜见建文官瓷的生产资料,大概也不难解释了。

  孟子涛说道:“建文官窑肯定生产过贡瓷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而大面积的销毁,也不可能说百分之百就没有漏网之鱼存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