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七章 雕刻大师(中)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道还不行啊!”

  老人没好气地哼一声,接着对孟子涛问道:“孟老师,您刚才说的方法是什么呀?”

  孟子涛笑着说:“其实还是挺简单的,只是很少有人做,具体是把它放在油锅里面煮,要不了多久它的颜色就会恢复原样。”

  “原来是这么回事。”老人恍然,又说道:“现在的人啊,实在太聪明了,连这种办法都想的到。”

  大妈嘀咕了起来:“聪明是聪明,不过用在歪门邪道上的也太多了,咱们老百姓一不小心就要上当受骗。”

  徐欣庆连忙示意舅妈别再提这事了,免得大舅又想起伤心事,这不是没事找事儿吗?

  大妈赶忙闭口不言,半年多的日子自己可是受够了,眼看老伴好了起来,又因为自己多嘴坏了事,哭都没有地儿哭去。

  这个时候,孟子涛指着箱子里剩下的一件玉器,问道:“老先生,这件玉器我能看看吗?”

  “当然没问题。”老人这才注意到盒子里还躺着一件玉器,随口答应了,整个人陷入回忆之中。

  这是一件山子,不是很大,虽然使用的是和阗玉,但玉质比较普通。然而,玉石的雕工却非常精湛,打磨光亮细腻、雕刻娴熟、布局清新脱俗。

  只见山子依玉材形状琢雕成耸立山峰状,山石陡峭,凹凸有致,与整体形态配合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有瑕斑及皮色,通体巧雕亭台楼阁、山崖峭壁、苍松长阶,长袍老者策杖而行,步履登阶,两童子紧随其后,山背后溪水斜穿成涧,流水湍急,拾阶而上,顶有一亭,古松环绕,崖边天梯直达山顶。

  可以说,整件玉器布局妥当,碾工细腻,达到了大师级别的水准,更让孟子涛在意的是,其雕工和先前得到的那件玉雕梅瓶以及子冈牌一致,很可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于是,孟子涛忍不住问了起来:“老先生,您方便说一下这件山子的来历吗?”

  “有什么问题吗?”老人没有急着回答。

  孟子涛回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我之前遇到过两件相同雕工的玉器,所以对作者有些好奇,想要了解一下。”

  老人点了点头:“这是我朋友的作品。”

  孟子涛还真没想到居然这么巧,他对这位玉雕大师特好奇,于是问道:“我方便去拜访一下吗?”

  老人苦笑道:“因为我的原因,现在和他现在已经没有联系了。”

  原来,老人和这位朋友原先是无话不说的铁哥们,关系好的都能穿一条裤子,他这位朋友爱好玉雕,以前拜过一位玉雕大师为师,学了大概两三年,大师就因病去世了,他只能回家自己专研,没想到还真被他研究出了名堂。

  不过,这位脾气有些怪,虽然有一手精湛的雕工,但他却不以此为生,玉雕是他的爱好而已,只是偶尔会为自己要好的朋友雕刻一二。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