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_25_七十年代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有人说齐淑芳守不住的闲话,立刻就有年老妇女们反驳,说一看就是个黄花大闺女。

  “好好好,我不说了。”这事拿出来说也没意思,王春玲举起双手投降,“你今天还出工吗?不出工的话,等上了工,我就跟二蛋说一声。”

  “建国刚回来,想请几位同学和兄弟聚一聚,我就不去了。”

  齐淑芳现在财大气粗,不在意十几天的工分。

  “淑芳!”王春玲答应帮她请假,屋里传来贺建国的声音,齐淑芳朝王春玲摆摆手,迅速进屋,牙膏挤在牙刷上,搪瓷杯里和洗脸盆里倒好了温水。

  “等会吃过饭,你去大哥和二哥家一趟,把我上次买的汗衫拿三件给爹和大哥二哥一人一件,留着夏天穿,另外我给咱爹做了一件新褂子,你也送过去,就说是你从外面买的,昨天没来得及拿出来。”在买布的时候,她就这么打算好了。

  “行。”贺建国一边刷牙,一边含糊地答应,“顺便找大哥开一份介绍信,再去公社盖章,咱们请过客后就去上海玩几天。要是没办法买东西,就当见见世面。”他手里没票,估计买不到好东西,不需要用票的可以看看。

  买不买东西,齐淑芳不太在意,想了想,问道:“你在上海有什么故旧朋友?”

  “肯定有。大学教授和老师、老同学,光上海一个地方就有不少哩!”贺建国很快就回答了她的问题,同时起了疑惑,“你问这个干啥?”

  “你说呢?”齐淑芳白他一眼。

  “你就告sù我吧,我真想不到。”贺建国出去漱完口,回来一边洗脸,一边笑嘻嘻地道。

  齐淑芳等他洗完脸,递了毛巾给他,道:“咱们家有不少风干肉,一时半会吃不完,我也真怕留着会被人举报。等到了上海登门拜访,给你的老师、同学分别送一些。上海是大城市,居民靠供应粮为生,我听说那里的人比较精打细算,送风干肉可比别的礼物都强。”在她心里,所有东西都比不上食物,民以食为天,最重要的是食物。

  “好!”贺建国这次赞同得特别干脆,态度比齐淑芳说送衣服给父兄更积极,“尤其是那几位教授家里,得多送点实在货。前两年闹得很厉害,很多知识分子遭了秧,不知道我以前的老师怎么样了。偏偏我一直都在外地,没办法走一趟,写了信也没收到回音。”

  贺建国眉头紧锁,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很庆幸自己贫农出身的成分,贫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待遇好很多,受到的波及不大。

  齐淑芳不好评论时局,安慰道:“会过去的。”

  是的,知道历史走向的她很清楚很确定,这场风波最终会过去,就像天边的乌云骤然散开一样,流泻出灿烂的阳光。

  “对,会过去,我们只能等待。”

  “别说啦,吃饭!”经过昨天的见闻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