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章 螨清的反应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没有和幕僚商量好,我怎么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翁同龢心下暗自得意,脸上露出了一副理所应当,宠辱不惊的神情,正色道:“陛下过誉了。身为臣子,岂能不尽心竭力,为君分忧?”

  光绪心中感动,相比于和慈禧相互勾结的李鸿章,果然还是自己的老师靠得住。他低低叹了口气,道:“难道这一次,我大清和日本之间非开战不可了?朕就不明白,那日本扶桑上哪借的狗胆,竟然敢捋我天朝上过的逆鳞?”

  翁师傅虽然和李鸿章不对付,但他身为全国清流领袖,在仇视日本这一点上却是和李鸿章难得的相似;听得光绪低语,他忍不住哼了一声,话语中满含对日本的不屑与蔑视:“倭寇东夷于此时发难,无非是想趁太后六十大寿、普天同庆之际,从我大清身上大捞一笔罢了,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然而我们岂能让他们如愿?”

  光绪试探性的问道:“那翁师傅的意思是?”

  “打!”翁同龢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江河鱼虾,不知四海之大。我大清就算是在奇伎淫巧之上不及英法蛮夷,但也不是一个小小的倭国就能够威胁的!当年圣祖爷面对沙俄袭扰和准葛尔叛乱,就是以雷霆之力将其诛灭;对于这些恶狗豺狼,大炮的轰鸣是同他们对话的最好方法!”

  光绪在骨子里其实是很想打一仗的,翁同龢以他最崇拜的康麻子举例也极大触动了他的内心,但一想到慈宁宫里面的那位,光绪心中好不容易燃烧起来的好斗烈焰,登时如同一块被沧海浇沃的熛碳般,熄的不能再熄了。见翁同龢仍然在那里滔滔不绝,他有气无力的反问了一句:“那太后的寿辰怎么办?”

  话语如箭,字字诛心。

  望着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的大清帝师兼户部尚书,光绪苦笑一声,正欲安慰愤青老师几句,心中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不由的开口道:“翁师傅,德国人派一艘兵船来访是何用意?他们有无调停这场迫在眉睫的战事的可能性?”

  关于这一点,翁师傅下去也是做了一番准备的,迟疑片刻后,徐徐道:“德国人此番来访,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向我大清推销装备来了。自光绪14年北洋水师成军以来,就没有再向德夷购进片板,仅仅是日常弹药的购入显然无法满足德夷的胃口。因此这番他们把本国最好的战舰派过来,就是为了趁现在这个时候,让我们眼见为实,好出钱买船而已。如果德夷真想调停的话,就会派一支舰队,而不是1艘兵船过来了!”

  光绪痛苦的揉了揉太阳穴,原本就显的有些苍白的容颜又少了几分血色,有气无力的道:“这帮德国人真是想多了,朕手里穷的叮当响,哪还有钱买他们的兵舰?当下,太后的生辰才是我大清国的头等大事,户部需要优先保证供给,不可让太后的生辰庆典出现半分差池。让李合肥无论如何稳住日本人,等太后生辰一过,再找他们算账。”

  翁同龢心中雪亮,日本在这个大清最虚弱的时候大肆挑衅,早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怎么可能再退回去?不过他并没有在光绪面前点破。能借这个机会打击一下李鸿章,又何乐而不为呢?

  “对了,还有那个德国皇子。”光绪端起桌上的玉质水杯喝了一口,道,“就算德国无意介入大清与日本的争端,但我们还是可以以他为突破口,促进大清与德国的关系,以震慑宵小,那可是在正面战场完胜法兰西的国度!具体该采用什么办法,翁师傅应该比朕更清楚吧?”

  “老臣明白,陛下尽管放心。这种事情李合肥最为在行,不妨就让他去办吧。”翁同龢点头答道,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

  昨天秋月学校里回家了,颠簸了一整天,故而没能更新,实在抱歉。就快到海战的情节了,求点推荐和收藏吧~~~~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