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3章 霍尔丹到访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从75%下降到%的让步就心怀犹疑,有一种被霍尔丹“空手套白狼”所讹诈了的感觉;而英国的这一举动,更使得提尔皮茨对英国的信任登时荡然无存。谈判因此为之破裂。被受迫妄想症所困、毕生都在致力于为大英帝国寻找敌人的丘吉尔,以实际行动毁掉了英德和解、延缓日不落帝国覆灭50年的机会,让德国坚信只能以更加锋锐的利剑来解决与英国这个奉行丛林法则的强盗之间的争端,同时也证明了他关于德国“潜包祸谋,意欲侵吞世界”的“高瞻远瞩”的预言。而这对于上任海军大臣仅一月,就“敏锐地揭露”了德国“险恶阴谋”的丘吉尔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并终身夸耀的政治资本和光辉功绩!

  随着霍尔丹的访问因“德国方面的蛮横挑衅”宣告失败,原本在对德政策中战和不定、心怀犹豫的英国高层瞬间转变了立场:既然德国不屑与不列颠达成协定,那么就要让他们为今天的傲慢付出最惨重的代价!牛脾气上头的约翰牛们群情激愤,在1912年倾尽全力通过了包括两艘总造价达到万英镑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内的7艘主力舰的建造预算;在之后的1913年,英国也开工了6艘装备8门15英寸重炮的女王级或r级。而德国却由于陆地局势的日趋严峻、舰炮子系统研发缓慢和自身潜力挖掘不足等缘故,导致当年开工的主力舰数量只有3艘,此后的1913年更是只保持了2艘的速度。再加上英国在战争中漂没的3艘外销主力舰,由此便构成了战争中后期对德国海军的绝对数量优势。

  ——————————————————

  在回顾了这段由于是英语界所编篡整理,因此后世鲜有人知晓的黑历史之后,清英也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了。

  历史上,霍尔丹是在德国于1911年度开工5艘主力舰之后,英德开工无畏舰数量骤然拉近的情况下到访德国;而在这一位面,由于德国在无畏舰领域的先声夺人,霍尔丹到访的进程被大大提前。凭借前世的历史经验和当下的国情现状,清英几乎可以断定,这位有着“将军中的叔本华”之称、对德国古典哲学狂热崇拜的律师陆军大臣,是来与德国达成有关海军的协定无疑了。

  而英国政府对霍尔丹此行的态度,清英此刻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在自己的作用下,德意志帝国在财政、军队和所处的国际形势上都较历史有着极大幅度的飞跃,对英国造成的冲击远胜历史同期。根本无力在造舰竞赛中取得预期优势的英国政府,已经如历史上一般被迫开始考虑“容忍德国”的可能性:即通过承认德国所要求的权益,来结束这场让自己经济不堪重负的造舰竞赛——就如同他们早先对美国所采取的策略一样。英国政府寄希望于霍尔丹能在谈判桌上最大限度的为皇家海军争取到更多的筹码,从而尽可能的在和解之后的英德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ps:感谢书友权大纳言的月票支持~~

  最近订阅量很是悲催,大家能否给力支援一下?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