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八章 简直根正苗红_重生97之另类地产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现这类文章还是比较好写。

  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一类的文章没什么字数限制呀。

  高兴时写个几千字没问题,不高兴时写个几百字的“豆腐干”也可以,没有人强迫你,一切随性,这可和当初入党时候的“思想汇报”有巨大差别。

  想到当初的“思想汇报”,李达康很自然就想起曾老师了。

  尤其是最后一篇,人曾老师简直就把那篇思想汇报当成情书在写,这让李达康现在想想都好笑,还专门打电话去取笑她一番。

  正是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李达康倒是写了好几篇“学习心得”,长短不等,一切随性,就当完成来这个西山学校必做的任务。

  却是连李达康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自己倒是没把那些“学习心得”太过放在心上,就当是交作业,完成一个必做的任务,而他的重心,还是放在“复杂经济学”和那篇王炸文章上面。

  但是等到那些“学习心得”交上去以后,却是让他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了。

  首先是他的措辞新颖,经常有类似“使命性政党”这一类的提法,而这类提法不仅能让看过的人耳目一新,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并在细细品味之后,有觉得李达康的这些措辞都还比较贴切。

  最最关键的是,李达康在这些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态度。

  这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和制度拥护者呀!

  虽然在西山学校这种地方,任何人的文章都会体现这一点的,但还真没有李达康的态度如此鲜明,情感也如此真挚。

  是这个年轻的选调生很能装吗?

  很多在暗中关注李达康的人,这个时候都判断不像--------

  要知道李达康已经入学两个多月了,他平时的言行举止,无不表现出这年代其他人身上少有的自信。

  是那种没有任何刻意,很自然散发出来的自信。

  所以关注他的人都觉得,假如李达康平时也在装的话,那这个刚刚20出头的年青人也太能装了。

  于是很快的,李达康的档案被更多人传阅,他的一些过去被更多人在调查。

  很快的,李达康被一些老同志注意上了。

  要说这些老同志,是被一些人称为保守派。

  这些人有很坚定的党性,但是都不太懂经济,的思想比较传统,对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新鲜事物,这个群体一直不太看得惯。

  所以李达康的出现,这简直让他们眼前一亮啊:

  他来自著名的革命老区,那是当年长征的出发点。

  他的出身背景没任何问题,祖上身家清白,都是当地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且父亲上过战场立过功,母亲是当地中学的学校老师。

  他本人在大学期间一贯表现良好,不仅年年奖学金,还当过干部入了党,最后还是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来到西山学校。

  这简直就是根正苗红啊!

  有趣的是,由于没有刻意隐瞒的缘故,连李达康在香江炒期指赚了“小两百万”的事情,这都被一些老同志知道了。

  只不过这没有给他减分,反倒还给他加了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年青人懂经济呀!这正是老同志们所欠缺的。

  一个根正苗红的年青人还懂经济,这当然是必须重点培养的对象。

  只可惜对于这一切,李达康本人却并不知情,他不知道自己被很多人关注,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一些人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当时间进入12月,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准备正式推出“复杂经济学”系列。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