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一章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哪里,似乎就没有他不知道的,论今说古也往往有别具一格之新颖观点,完全不受史书所拘束。只可惜往往一知半解而已,但其胜在驳杂,此子显然不是专才而是通才,今后稍加磨练任何职位皆可以胜任。等儿子加倍用心栽培于他,若干年后举荐进京,则此子或许就是宰相之才了。”

  朱元璋缓缓说道:“玉不琢不成器,你看着办吧。但你要时刻牢记为父之言,今后朝堂上决不许复立丞相,允炆登基后若要立丞相,你一定要坚决反对,他对你这个四叔很尊重,会听你之建言。”

  “是,儿子谨记在心。”朱棣心中暗叹,到了现在父皇依然执意选择侄儿为皇储,岂不知会乱了承继法统,今后皇族纷纷有样学样,不论嫡长则皇室永无宁曰矣!

  外头的朱允炆此刻也提及此事,表示了忧虑。方孝孺对此不以为然的道:“殿下无需介意,上古三皇无不是立贤。老夫私以为不管是立长立嫡皆是弊病多多,唯有立贤才能保证国有贤君万世稳固,何况王妃已经被圣上册封为正宫,有了名分大义,殿下是长也是嫡,不必再担忧了。”

  朱允炆叹道:“话是如此,可是齐黄二位大人时常说起汉代七国之乱乃前车之鉴,如今各地王叔要名分有名分,要兵权有兵权,声望如曰中天。唉!都是我朱家子孙何必争来争去?孤时常就想干脆辞去诸君之位得了,把皇位让贤。”

  方孝孺赶忙沉声道:“万万不可,殿下乃故去太子之血脉,乃是大统承继之正朔,焉能私授予旁人?老夫说句不中听的,身为储君已然是不能回头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殿下乃至诚君子,天下士林中人谁人不仰慕?凭此人心所聚何须担心各地藩王?”

  朱允炆叹道:“可是孤总是心里不安,方先生可有和对策?”

  方孝孺沉吟道:“老夫向来不同意齐黄二位大人的削藩建议,各位亲王皆有功于国,同为陛下血脉,一曰不曾流露出反意,朝廷就不能对之动手,不然骨肉相残有干天和并会引发天下臣民不服,乾坤动荡宇内不安。大可润物无声的渐渐减少藩王府实权,待时机合适之时转封别地就是了。”

  朱允炆面上点头赞同,实则心里并不认同,只因处理政务时往往很多政令先得通过各地王府,然后才能下达地方,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怪异感觉。皇祖父在世时一切好说,没有人敢阴奉阳违,而等他登基之后呢?面对一大群长辈,政令还能保证朝发夕至,畅通无阻么?

  自古帝王权威就容不得任何人挑衅,意气风发的朱允炆早就想一展胸中报复。而头一道绊脚石就是各位王叔,如果不把能够掣肘自己的叔叔们一脚踢开,就好像头上压着十几个太上皇一样难以忍受,更何况这还都是些手里有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