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八十九章 复仇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大喜。为了挽回颜面,命倭军强攻立足未稳的大明军队,成群的倭人骑马杀奔而来,此乃倭人最引以为傲的战法,当年曾击败过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

  徐灏笑了,继续派出火枪队增援沐毅,而沐毅指挥部下就在这似乎对倭人最有利的狭长地形上,开始了不间断的射击。

  完全是一面倒的屠杀,一个个冲上来的骑兵哪里是密集射击的火枪敌手?尽管悍不畏死的武士嚎叫着策马杀来,很快被一发或十数发的弹丸斩于马下。

  徐灏不失时机的使用射程最远的火炮对石坝上的倭人进行炮击。轰隆隆震耳欲聋的炮声下,巨大的战舰也禁不住剧烈摇晃。

  看着血肉横飞的倭国武士,徐灏心情极为愉快,多年来的闷气被一扫而空,嗅着硝烟的火药味。脸上露出了灿烂笑意。

  这一仗整整打了一天,被硝烟遮挡住视线的倭人受到数千枚炮弹的洗礼和压制下。完全乱了章法。相互之间没有统属关系的武士理都不理藤原清的军令,为了武士的尊严和荣耀,继续源源不绝的前来送死。

  当倭人惊恐欲绝的发觉竟然战死了足足六千精锐人马后,呆若木鸡的茫然目送打光了弹药过足了瘾的明军消失在海平面上。

  第二天大明水师卷土从来,依然在海岸边上耀武扬威,实则路线都是固定不变的。徐灏反复告诫各舰船长,小心注意海底下的暗礁。

  巨大的失利传了回去,一时间民心不稳举国惊恐,谣言一接一个的传来。人人传诵大明军队是为了替被海贼杀死的汉人前来复仇。

  大抵明朝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不像早年蒙古人攻打宋朝,倭国人感同身受不惜一战,贵族百姓纷纷指责幕府纵容海贼,这才引来明军报复,在崇尚强者为尊的传统下,倭国舆论竟一面倒的倾向于明朝。

  不时传来明军入侵东海,北海等沿岸城市,又传来明军占领了北海道和九州的谣言,百姓信誓旦旦的说明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大批百姓往关内逃难,以致于京都附近市中无米,渔民不敢出海,民有饥色。

  京都朝廷的公卿大臣尤为惊慌,甚至有人主张将国君和朝廷迁往关东,招募武士浪人守卫京都。

  国主某天皇不得不再现当年一幕,亲临神宫要祈祷个七昼夜,亲王去了清水神社祈祷,又派人去伊势神宫曰:“愿以身代国难。”各王公大臣纷纷对寺庙献金银,写经文诵经等等。

  足利义满坐不住了,他本身就想和明朝保持友好关系,第一时间派遣了一支五十人组成的使节团赶来。

  队伍急急忙忙的来到前线,坐船举着白旗,高呼汉语要求见明军的最高将领,没想到船只被一发炮弹击沉,全员落水。

  船楼上,沐毅瞅着呼救的倭国官员,笑道:“两路皆有斩获,女真人果然凶悍,对上倭国武士不落下风,杀了老弱等数千人,抢走妇人子女一千多,钱财等就不知多少了。”

  徐灏看了眼周围神色羡慕的兄弟们,也笑道:“倭国也就比朝鲜人富裕一点点,抢不了多少。传令升帆启程,咱们也不能空手而归。”

  欢声雷动下,三十艘战舰扬起风帆,连个招呼都不打即朝着远处而去。而分兵两路的十几艘战舰在倭国各地烧杀抢掠一圈话,按照原定计划,满载财物俘虏返回了瀛洲。

  三曰后,船队抵达九州西南部的萨摩国,趁着岛津氏兵力空虚之际,三千火枪军强行血洗鹿儿岛,焚烧了多座城池和市町村舍,杀死居民数千人,抢掠同样数目的女人。

  徐灏放纵部下烧杀了整整两曰,带着战利品,率士气高昂的船队直奔琉球王国。

  打完了仗,接下来的谈判就不关他的事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