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二章 安东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满意的收成,正在旷野上举行谢土的仪式。向神灵和祖先表示感激之情,并预约“明年照常”的简单愿望。

  徐灏准备乘坐一艘小船去对岸,等待的时候。村民老槐叔笑道:“今年好收成,也不枉这几年的开荒了。三爷,这道路还得修啊,人口还得多啊,不然过得太荒凉了,咱们进城可以坐船,那山区里面的人可咋办?”

  “是啊!人还是太少了。”徐灏也有些挠头,整个大明人口没超过八千万,而后世单单辽宁一省人口就有六千四百万,尽管想方设法的鼓励百姓出关,可一百来万撒在整个辽东,就像一把胡椒粉撒在了地上一样,根本嗅不到刺鼻的气味了。

  人口不多百姓就过得不踏实,即使女真人不再成为威胁,可辽东到处都是山山水水,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各样的深山老林,想想近代著名的关东响马,将来治安真的很成问题。

  船东王叔说道:“年成好,土里长出肉来了,我田地里南瓜有水桶大,二十二斤重,当真同水桶一样大,回头我给都督送去,吃了一定补。”

  老槐叔不屑的道:“又不是人参,什么补不补?”

  有村民凑趣道:“有人说在南洋,萝卜冬瓜都有水桶大,要用牛车拉,一车两三个就装不下了。”

  曾随着徐灏出海过的王叔嗤笑道:“胡说八道,还有人说南洋金子多,遍地是金子,我看还没有咱安东的金子多呢。”

  原来去年徐灏按照记忆,派人勘探了安东的矿藏,首屈一指的是硼。

  徐灏知道是知道硼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真的不懂怎么个用法,现在能用到的就是搪瓷、陶瓷和玻璃上面,经过试验,具有良好的耐热耐磨性,可增强光泽,调高表面光洁度。

  金矿的勘探成功吸引了很多淘金客,后世安东金的储量和开采量占了辽宁省首位,这是促进安东发展的重要支柱了。当然金矿的所有者毫无疑问是徐家的,并非是徐灏霸道,不如此无法稳定人心,所有百姓也理所当然的认为金矿就应该是徐家的。

  安东下属的岫岩县是玉的世界,如今玉石产量已经傲视群雄,没有人知道,整个大明每年的一半玉石都是岫岩出产的,那里有数万奴隶正日以继夜的干活。

  大家伙谈论着今年的收成,有的说谁家娶了朝鲜媳妇,匆匆过来一个背竹笼的中年妇人,笼子里装着两只小黑猪崽子。

  妇人上了船把笼子放了下来,用手巾抹着头上的汗水,听大家在谈论辽东的新生活,忍不住插话道:“俺在老家时,本房是县里最有名的大财主,族长最是为富不仁的一个人,所以无儿无女,两个妻妾又不和睦。靖难那时候,燕军打到了山东,一家子就往山上跑,因为富不仁,被村人指出了躲藏地方,捉下来捐了三千两银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