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完本感言_倾覆之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千年后》开头的猝死体验就是亲身经历。

  它总是向上,一如既往。

  而到临近结局之时,才能看出为何故事的主题是英雄。

  基于这样的念头,那时我就确定好了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现在你们可以回头看看,这本书的前十章和最后十章,章节名是恰好相反、镜像的。这也正是一种“镜”的主题的阐述。

  煌煌辉光,宛如火花,又如飞鸟。

  但还好速效救心丸蛮牛逼的。苟住了命,然后恰了俩礼拜中药就缓了过来。

  既然这本书的核心来自于泰戈尔,那么写法也要讲泰戈尔:终止于枯竭的是“死亡”,而终止于无限的是“圆满的结束”。

  我忍受过痛苦。但那并非是因为我可以忍受,而是因为我能从中看到希望。我能看到生命的意义,那就是拼搏——为了不再痛苦而去拼搏。

  挖掘机在那里前后蠕动个不停,不知道到底在铲什么玩意,还有不知道从哪传来的咚咚咚咚的声音。空旷的工厂里面,一个车间里面就七八个人。所有人都懒洋洋的,用那种摸鱼的动作、缓慢的动作,面无表情的混着日子。一言不发。一到中午,所有人喜笑颜开,凑在一起打扑克。

  我非常清晰的意识到,如果我在这里工作的话恐怕我到了晚上什么都写不出来。但我心中又有了一种什么东西在萌芽,告诉了我生命不该如此沉沦。

  那有一种死亡的味道。并非是生命上的死亡,而是精神上的。会让人上不来气。比起血肉工厂,我更恐惧于这种精神都会缓慢腐烂一般的生活。

  对于讲述群体、讲述英雄的故事,就要抵达无限的未来才对!

  只要写了,就不会浪费。

  后来,我的稿费越来越高。大三时收入就已经能稳定破万,在学校里面也出了名,当了新闻部的部长。但那时我也仍然没有放弃找个工作的想法,而且想法愈发宽松“我随便找个工作就好了”。

  我已经看到许多读者都发现了——没错,这本书的原始灵感,是一个叫做《冲破黑暗》的动画短篇。我最开始看到这个视频时,看完已经热泪盈眶。在那之后,也就是21年的十月,我和我的编辑蓬莱聊到了这个故事。

  “我想写一个冲破黑暗,夺还蓝天的故事。”我说。

  玩家的成绩很好。但我又感受到了一种停顿的恐惧,因为玩家已经把我榨的差不多了。我用心血去写,所能迸出的光仅此而已。

  忍受过痛苦的人是无法忍受腐烂的。就像是伤口上不能敷以盐巴。

  空气中是一种胶皮味、伴随着的尘土的味道。天空是灰色的。

  上学的时候,我去学校的奶茶店里打过工,也去咖啡厅当过服务员。然后我开始创作水银之血……或许我的确有这方面的才能,我第一个月的稿费就有一千八。

  ——天空没有留下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