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四十八章 大西洋宪章_我的元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苏联根本就顶不住,差不多是一边倒的战斗,如果此时英法美三国不搭理苏联,苏联怕是坚持不了几个月的,现在连欧亚分界线的城市都被德国党卫军占领了,直接把数量截为两段,这支党卫军部队犹如一把利刃,直插苏联心脏地区――乌拉尔工业区。

  意识到空前严重危机的斯大林,马上就接受了华西列夫斯基大将的建议,派出了自己的高级官员,访问英法美,他们当然是都有特殊使命的。

  ……

  英法美三国领导人很快接见了苏联派出的**,了解到了苏联此时已经是穷途末路的现实境况,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感觉到了如果等德国纠结的流氓国家彻底击败苏联之后,那时候已经晚了。

  丘吉尔与罗斯福于苏德战争爆发后9天,1940年4月29日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4月30日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该文件全文共8条,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欧盟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欧盟国家作战的目的和重建战后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欧盟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机会均等”、“海上**”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大西洋宪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争夺殖民利益的矛盾。美国依仗其经济实力而极力强调把“机会均等”、“海上**”的原则塞进宪章,这反映了美国要争夺英国殖民地的心情。同时大西洋宪章实质标志就是英、美两国在反欧盟基础上的政治联盟。

  斯大林当然最希望出现这样的反欧盟同盟,苏联现在已经是岌岌可危,摇摇欲坠,如果英法美三国在不伸出援助之手和直接参战,苏联根本挡不住德国的钢铁洪流,就连把战争拖入寒冷的冬季都不可能。这种情况下斯大林连忙表态,自己完全同意和支持《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一签订,丘吉尔就急不可待地在英国伦敦召开了会议,时间是40年5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法国等参加了会议。共有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大西洋宪章》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