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四章喜报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羽拿下阳翟的捷报,飞快地报入咸阳。

  章台宫大殿。

  正值早朝时间,秦王问阶下的大臣们:

  “我们的南部战区,部队调整刚一个月,就挥师东进,一举征服了阳翟,着实令寡人惊喜。”

  “项羽刚刚送来捷报,韩成举国投降,请寡人前往韩地受降,各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丞相子婴率先贺道:“臣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继赵、魏、燕之后,韩国国君再投降,六国诸侯已灭其四,实在是可喜可贺。”

  阶下群臣一起贺道:“臣等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秦王嬴高抬手止道:“现今,虽然四国已灭,但举目望去,仍有很多国土尚在敌手。”

  “仅中原地带,就有彭越、周市、熊心、田荣之流,仍然占领着百余座城池,今后的征战还长着呢,诸位爱卿不必急于恭贺。”

  资政李斯上前奏道:“大王,此次南部战区毕竟灭了一国,臣等恭贺也是理所应当。”

  “至于说到受降仪式,老臣建议大王亲自前往一行。”

  秦王道:“噢,为何?寡人倒是愿意一听。”

  李斯奏道:“自商纣王之兄微子启,首创了君王投降礼后,历代君王投降,大都举行正式的仪式。”

  “投降的国君需‘肉袒面缚,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玺符节,衔璧舆榇’。此为向受降者表明,投降者愿意交出王权、军队、土地、人口等。”

  “而受降的君主,则‘释其服,受其璧,焚其榇’,向天下表明接受其投降,并宽恕对方。”

  “综合而言,受降仪式不仅代表大王战胜了敌人,而且向天下宣告,大王出于仁慈,赦免了投降者。这对于天下人具有很强的示范和教育意义,实在不可省略。”

  御史大夫尉缭也奏道:“臣附议。按照古例,每投降一国,大王确应亲临受降,以示我大秦的威仪。”

  太尉王贲、郎中令盖聂等大臣也纷纷附议。

  于是,秦王嬴高准奏,命三日后,摆驾阳翟,亲临受降。

  秦王高二年(公元前207年)九月望日,秦王离开咸阳宫,前往韩地。

  太尉王贲,御史大夫尉缭,军事联席会议秘书长李左车等随行,郎中令盖聂率秦王卫队龙虎营随侍左右,禁卫军卫尉冯慕文亲率三万禁卫军护卫。

  秦王的舆驾队伍浩浩荡荡,出了咸阳。

  先走水路,沿渭水入黄河,至荥阳弃舟登岸,再行陆路,三日后直达阳翟。

  次日一大早,天气晴朗,在阳翟城外,秦王接受了韩成的投降。

  受降仪式已毕,秦王好言宽慰了一番韩成,命人将其护送回咸阳,由丞相子婴按照列候待遇,妥善安排。

  其余王族家属,也一并按照惯例安置。

  郑昌劝降有功,封千户,其余有功人员皆有封赏。

  韩地事宜处理完毕,秦王嬴高在行营内,接见了南部战区将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