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_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红外线,具体的波长范围应该你们知道吧?”

  看着宁知星诚恳的眼神,老师们果断地点了点头,记忆里好像依稀有过这部分知识,只是没用上,丢得差不多了。

  “我们通过实验设计了个简单的接收装置,也就是在遥控器上装上红外遥控信号发射器,在电视上安上接收器,当按下按对应按键的时候,它就会立刻形成一组编码,之后转成信号,电视上的接收装置接收到后便会反应在电视上。”宁知星努力说得简单。

  事实上也是如此,研究的过程在复杂,也就是不断试错,不断往正确的方向趋同。

  他们之前为了红外接收发射装置纠结了多久这点就没必要详细说了。

  宁知星并不避讳,让肖烨把他们已经归档的实验记录拿出,顺道把原本就准备好的说明文件也拿了出来。

  “这个就是我现在手头用的这个遥控器的电路图,后面附的是这个装置的基本组成图。”宁知星画的图很多,按照她自己的想法,这应该是有点电路基础就都能看懂的——嗯,虽然她哥没看懂,这点宁知星还有点小挫败。

  她哥明明很聪明,可怎么在电路知识上屡屡折戟沉沙呢?不应该啊。

  吴教授更惊叹了,他的想法这都变了几次?

  老王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非要他来的时候,他抱着满满的好奇。

  当时他心里猜测的是,这几个孩子误打误撞做出了成果,这其实很正常,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要真说什么做实验好像有些夸张。

  听宁知星第一波介绍的时候,他想的是,看来这做实验的意外成果往往很有价值这条定律果然靠谱,这在他的科学生涯和他了解到的其他人的科研经历中都很常见。

  不少科学家都是如此,原先的目的地在甲处,中间意外到了乙,最后实验虽然失败,但乙本身就具有非凡的价值,这就是科学的神奇和意外之喜了。

  而现在,他发现这几个孩子组成的实验室比他想的要靠谱得多,他们沿着既定目标有条理、有计划的前进,中间虽然有些弯路,可这不妨碍他们到达终点,做出结果。

  要做到这个需要运气的同时,更需要实力,他还是小觑了他们。

  “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喃喃般地自问自答没让周围的人听到。

  吴教授翻看着实验记录,单只看实验记录便能知道这支小小的团队走了多少弯路,失败了多少次,那轻描淡写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产生偏差”、“效果不明显”、“实验失败”之类的结语常常代表着几天的功夫白费。

  吴教授在来的路上可听王教授说了,这几个孩子是高中在读,今年可能要高考,也有可能要再读一年。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花了这么多功夫等于白做工的挫败他们居然就这么克制过去了!要知道就连吴教授自己带的科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