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五九 芭蕉心尽展新枝(一)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武学总纲,已经将天下武学说得透彻,真正能够成为高手的却又有几个?而且没有一个是靠背书背出来的!

  “殿下不需要讲,只需要秉持这个‘一’。”吴甡又背道:“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朱慈烺对于《庄子》仅限于阅读,并不能算理解,此刻听得有些茫然。

  吴甡道:“是故殿下只需要‘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让那些‘天下之人’自以为自己得了正道,让他们来讲。”

  朱慈烺松了口气,嘿然笑道:“先生说了这么多,我试着简约说来便是:百家争鸣,我来坐庄。然否?”

  吴甡也忍俊不禁,笑道:“殿下一语道破圣王之秘。”

  “但是这个庄家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我何德何能,能让天下之儒蜂拥而来?”就如央视可以办百家讲坛,招徕天下名校的大儒方家进行文普。换个地方小台,还有多少教授肯去?挥挥手就打发了!

  “借尸还魂。”吴甡已经替朱慈烺想好了这个问题:“老夫近ri去了西安文庙,见了位大贤,殿下可借他的名头,引来时人。”

  “哪位大贤?”朱慈烺问道。

  “先儒张子。”吴甡道。

  “张横渠?”朱慈烺反应过来。

  这里是关中,北宋关学的策源地。虽然时至今ri关学已经不复是一个duli的学派,但关学的影子却在大明许多学派中出没。就算是阳明心学一直与陆九渊相连,称作陆王,而其理论基础有很大一部分是张氏关于心性的解说而奠定的。至于二程理学一脉,更是从张氏学说中吸纳了不少养分,直接袭用了袭用了张载“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之分。

  可以说张载是个上承子思、孟轲,下启理学、心学的大宗师。

  “老夫以为关学可兴,也是因为如今泰西之学ri益为人瞩目的缘故。”吴甡道:“关学强调格物致知,以实行胜虚谈,正与西学重末相应。再观殿下所著书论,看似西学,实则更胜一筹,大可攀附关学。殿下何不以此开讲呢?”

  朱慈烺在宫中时自己设计理化实验,命人打造实验器具,因为害怕时间长久遗忘前世的知识,将生物、物理、化学、数学、地理、天文之类的知识记录成册,由内中刊印。林林总总可证未可证的文字都统计下来,竟然也有二三十万字之多,在这当下已经可以算是巨著了。

  手持这么一本巨著,朱慈烺却没法以此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

  “可惜,体系不全,道统不明。”朱慈烺无奈道。

  体系很好理解,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以数学作为基础的物理、化学,都是如同大树一般枝枝蔓蔓。作为一个文科生,朱慈烺上辈子就没掌握近代科学体系,只能算是分支上略有了解。不仅仅是朱慈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