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七七 向来枉费推移力(二)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得跟着骂道:“果然是不臣之论!不当人子!不过,司马公。物议汹汹,皆谓圣天子受人挟持。而之前东宫确有枭雄之姿……”

  “咳咳,”张慎言轻咳一声,

  “诸公切莫混淆本末。如今要务,是圣上一日不还朝,便一日无人主持大局。无论北面情况如何,立个监国固结人心也是应有之议。”史可法知道张慎言的意思。

  如果太子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用监国的确可以破除这份野心,使他只能送皇帝归朝。

  “然则,东宫若的确是纯孝之人呢?”史可法道:“擅立监国,岂不是与谋逆等罪!”

  “谁敢擅立?自然是要具奏天子圣裁。”吕大器道:“只是有人要立福王。这是我等无论如何不能认同的。”史可法眉头更紧道:“监国首以太子,其次有定王、永王,哪里轮得到福藩?”

  “呵呵,”吕大器干笑一声,跳过了太子,道,

  “定王、永王都随圣驾,自然也是来不了的。”史可法终于明白了,有人就是想借立监国之论行打草惊蛇之事。

  因为这个

  “福王”实在太敏感了。如今的福王朱由崧是崇祯帝的堂兄,其父老福王就是当初国本之争中的另一个主角,郑贵妃之子朱常洵。

  东林党人为了保住光庙老爷的皇太子之位,与神宗皇帝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持久战,期间发生了妖书案、梃击案,乃至光宗继位之后的红丸案、移宫案,可谓是对光宗这一支死心塌地。

  若是福王那一支回南京监国,翻起旧账如何是好?而且到时候肯定有小人会依附福藩,岂不是留下了极大隐患?

  “此事颇为蹊跷。”史可法皱眉道:“为何有人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鼓动此事?”

  “因为他们担心圣天子当真南幸。”张慎言低声道。

  “藐山先生的意思是……”史可法还没能反应过来。

  “此间在座诸公,司马公可看出什么端倪?”吕大器问道。——都是东林旧人。

  史可法暗道,却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看出来。吕大器呵呵一笑:“世人皆以为我等是东林,然则吕某是四川遂宁人,司马公您是河南祥符人,高公是山东胶州人,藐山先生是山西阳城人。其他诸公也多是北人南来,虽名东林,实非南人。大司马可明白了?”——原来玄机在这里!

  难怪钱牧斋不在这里!东林党以东林书院闻名,在万历朝登上了历史舞台。

  姑且不论此党功过,只说他们对政敌的残酷,对盟友的背弃速度,在有明一朝都是十分罕见的。

  这也是为何许多人投向了魏忠贤,而宣党、昆党、齐党、楚党、浙党也都宁愿与阉党结盟。

  崇祯继位之后,首先铲除阉党,并非出于他的文青本质,而是因为客氏和魏忠贤的的确确威胁到了他的生命安全。

  加之天启帝落水一事,透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