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二六 旌旗十万斩阎罗(十二)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咱们虽然看不到账簿。但你们猜猜,济留仓里缺不缺粮?”吴荪菖问道。

  从太祖时候起,各县设立济留仓,最初的目的是赈灾防荒,所以各县要在东南西北四乡设立四座,储备足够两年开支的粮食。成祖时一度要求将仓库移入县内,后来不了了之。现在这个世道嘛,哪个县能有两年储备粮?就算是湖广产粮之地,济留仓里的存粮也多半被官员转卖、侵吞了。

  “他不仁,我不义。”吴荪菖道:“索性将这揭露出去。闹得声势越大越好。咱们是北来官,有皇太子殿下背后撑腰还怕什么!”

  “正是!”

  鲁玮杨祥两人本来是抱着一展才学而来,偏偏被扔在了冷板凳上,上官还处心积虑要发落他们,如何让两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忍得下来!

  吴荪菖虽然信心满满。到底还是要谨慎行事,先从县里将鲁玮、杨祥二人的关系调入自己属下,然后装模作样地定制门牌号码,又开始走街串巷,真像是要做编户齐民的事。

  知县一招落空,也不着急,反正按照衙门里的规矩,大事二十日就要程文,汇报进度,到时候不怕找不到差错发落他们。

  他却没想到,吴荪菖并无乖乖等候二十日的打算。

  崇祯二十年二月二十六,一篇揭露昆山县济留仓彻底空乏的文章出现在了《曲苑杂谭》上。

  因为这份报纸原属于“小报”,所以其中自然充满了臆想出来的文学故事。譬如当地百姓如何吃不饱穿不暖,苦苦期待开仓济民,知县老爷又是如何孤高冷艳一副公事公办模样,背后却与粮商大肆瓜分,以陈年烂谷换得该当入仓的新粮。

  一直没有参与舆论讨伐皇太子的《曲苑杂谭》有充足的版面渲染此事,也有足够的人力进行追踪报导,将知县的人机关系网拉扯出来,最后用一个整版的空间,只印了一句话:此斯文败类名教罪人,是东林耶!非东林耶?

  前面可以说是正常的舆论,但最后这句话却又套上了党争的牌子。原本想对此视而不见的清流,不得不回过头来,撰文指出:此人乃是混迹在清流队伍中的败类。

  有这个注脚,东宫系统的枪手自然要跟进,浑水摸鱼说:如今东南有几个官儿不是东林身份?难道都是真东林么?还不都是混进来捞取资本的?

  许多人都被这不明身份的言论套了进去,浑然没想到支持这种言论本身就是自证东林有党!

  君子群而不党,你既然结党,就是小人,是小人就该死!

  这个道理放哪里都说不出花来!

  高弘图连忙出来表明身份:当年东林可说我是齐党!所以大家不要误会,虽然我不是齐党,但真不是东林。

  张慎言也不得不出来辩诬:东林之初只有君子,并没有党,是以他引荐*星等人入朝,是为朝廷选君子。而有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