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1章 裱哥的熟练度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备,也要算二十万里头的一部分哟!”

  “不问,你自由发挥都行。”周至知道面前这位画家未来的身价,如此巨制,又绝对是一个画家一生最重要的作品,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马爷也知道周至比自己当年有钱多了,笑道:“老崔运气不错,这就算遇到福星了,今晚上这顿,你得请!”

  对于周至这样的资深“裱哥”来说,这些都是基本操作,纯手工考验的就是熟练度,经历了这两个月的“魔鬼级”操训后,技艺更是上了个台阶,

  在所有人眼里,这就是周至雪中送炭,知道崔如拙现在囊中羞涩,用这样的方式变相地帮助他。

  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将崔如拙想要的“画墙”给刷好,周至准备从可移动的木台上跳下来,拍手道:“总算制作好了,要是这画画不好,废了我这番功夫,我可要让你把十万块钱还我。”

  马爷也觉得啼笑皆非,肘子现在有朝自己当年的方向发展,做生意赚的钱拿了好多去补贴海马俱乐部,养了一大帮子当时还不得志的作家文人。

  其实崔如拙的日子已经胜过百分之九十的同行了,在海外留学的时候甚至还积攒了一些积蓄,要不然就算遇到了《石涛罗汉百开册页》,就算藤田家开价再低,也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

  “伱就瞧好吧,我估摸着一周就可以完成。”崔如拙将桌上厚厚一摞稿子和图钉交给周至:“老板先别慌着下来,把初稿钉上去,我们先大致看看效果。”

  周至:“……”

  这里面还有无数的工艺细节,比如“切宣”,宣纸上墙的时候是要和周围的几张有部分重合的,然后在重合的部位切上一刀,刚好把上下两层宣纸切透,去掉边角料后,两张宣纸的边缘才能完全严丝合缝。

  “看把你忙的。”吴乔木见到周至的样子,不由得笑道。

  等到三中全会一开,食堂就基本顿顿有肉了。

  说起来简单,但是当画幅需要延展到二十米乘三米的大小,就相当困难了。

  “当然我请!”崔如拙咧嘴憨笑:“不过……可能只有肘子先垫付一下,不瞒几位,美院的课程补贴还没下来,我都啃了几天榨菜就馒头了……”

  还考虑到画家的骄傲,不说资助,只说是买画的定金。

  周至两辈子除了工作上有时候辛苦外,基本就没吃过生活上什么苦,哪怕小时候再困难,打周至记事开始,好像工商局大食堂的油水还是能够满足的。

  有些画纸两层还不够,如古代一些书画用纸,往往会要叠压三层到五层,还会在中层纸张上轧出花纹,上下一夹,就成了水印。

  第二天等到崔如拙和周至办完手续回来,海潮庵,啊不,现在应该改名叫崔如拙工作室,巨大的正厅北墙上,已经给订上了画墙。

  画墙和装裱墙类似,周至之前就给出了方案,按照传统的工艺制作,先制作木骨框架,然后在框架上依次绷上麻布,棉布,最后封上皮纸,再贴上宣纸,这里要用生宣,以增强贴合性,之后才将贴好的生宣刷上配置的矾水,使之变成绘画用的熟宣。

  “荃猷怎么看?好像不错是吧?”

  “乔木事情多,”袁夫人怕周至批评吴乔木,截断周至的问题,还替乔老爷说好话:“除了工作,还要在画院学习,暑假两个月时间长,刚好可以成系统地掌握一下。”

  因此他根本就不用干预崔如拙,由得他自己发挥就行。

  到了首都以后,不知道是气场和京城气脉相通还是怎么的,乔老爷和卫宜的气质愈发的庄重大气,充满了一种“体制味儿”:“是宜姐临走前推荐的,在部里面当同声翻译。”

  “我的个去,这可比我们当年吆喝卖西瓜高端多了呀——”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