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6章 望二争一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坡地带治理。要想完全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应当在滑坡地带外缘,向下深挖三十米,直接抵达底部岩层。”

  “加上地面的二十米,一共修筑五十米高的贴坡围堤带加以固化,在这部分地区,建造水泥挡墙阻挡江水的侵蚀。

  这个工程就有点大了,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型水电站的围坝工程,虽然难度没有那么大,但是还多了一个清理土方的工程。

  “肘子你看呢?”李老三对周至问道。这货有点不负责任,在基金会里更像一个会计和基金保管人。

  当然这也和他不熟悉这方面的业务有关系。

  “做工程的话当然是宜早不宜晚。”周至说道:“但是这里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国家会有统筹安排,轮不到我们基金会插嘴。”

  “当然了,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们民间力量协调的地方。”林婉秋对老者说道:“比如前期划拨资金扶助考察方案什么的,我们也是责无旁贷的。”

  “别的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了,就是这个方案最终定稿付印……”老者似乎有点脸红,还有点不好开口的样子。

  “那基金会拨十万给你们吧。”周至说道:“不过我们有一个建议。”

  “你说,你说。”文保考察就和学术考察一样,最后是要形成学术成果的,有了这笔钱,这个成果就可以被更多的人知道,产生更大的影响,老者当然非常高兴。

  “我们的意见是,既然石宝寨文保工程这件事情主要靠国家,那国家可能会有更多具体的考虑,也可能会出现现阶段力不能及的情况。”周至说道:“因此这个工程方案,我觉得应该制定出上中下三个方案,即资金紧张,资金合理,资金充裕三种情况。”

  “刚刚你说的那个方案,很明显是资金充裕下的最好选择,但是如果国家认为耗资过大不予批准,那这事儿不就耽误下来了吗?”

  “因此我们觉得应该有三个方案才行,保三望二争一,同时还要保证将来的可持续性和不重复浪费,我想做到这种程度再上报,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三峡工程是个涉及方方面面,以举国之力完成的工程,文保工作单独拎出来看非常重要,但是将之放到三峡工程亟需解决的诸多问题里面去看,就有点不够看了。

  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正常的逻辑思路基本就是先解决当务之急,不够看的东西,往往就得往后排。

  周至当然不愿意因为这样的思路被往后排,造成国家文物的巨大损失,因此才有这样的建议,那就是不管钱多钱少我们都把活力所能及地干起来,总比报一个大项目上去被直接毙掉,导致一事无成来得好。

  老者是鄂省文物研究所借调过来的学者,主要职责是利用专业知识,负责考察石宝寨文保工作,并将考察报告和文保方案建议提交给渝州文物局就算完事儿,本身不怎么明白体制,对于周至这个建议的底层逻辑其实有些懵。

  不过虽然不明白底下的弯弯绕,但是很明显周至的建议比自己最早的想法来得细致,可操作性也更强,老者看在十万元拨款的份上,倒是从善如流:“行,那我们就按照这个建议来做方案!”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