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5章 两百块三卡车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诶?这格局很熟悉啊,到现在的工美都还有保留是不是?”江武说道:“我在工美就只能逛中柜,肘子去了就可以逛内柜,外柜那边的东西得用外汇来买。”

  “变化还是存在的。”周至摸着下巴琢磨:“好像现在的工美,反倒是外柜里边的东西是最值钱的……”

  “没有!绝对没有!”费观矢口否认:“我们是合规合法的单位,你买不起不能怪我东西贵啊,要求用外汇买,也不是说就是外柜的东西,仇英的《辋川图》可是挂在工美的内柜的,给你肘子也是明码标价的十万美元!”

  “可是要是有老外要买,也是可以的对吧?”

  “啊这……具体在哪个柜陈列现在倒是没有具体规定,经济搞活嘛!不过《辋川图》既不是汉代以前的文物,有是我们工美从民间收上来的,因此也不属于传世品,因此根据法律规定,作为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我们是可以将之出口的。”

  “得,有机会我还是买下来吧。”周至说道:“不然流到国外,太可惜了。”

  “孙老怂恿你的吧?”费观笑着摇头,举起杯子和三人碰了一下:“肘子,我倒是觉得《辋川图》就让它在工美继续挂着,要是真有十万美元的闲钱,不如多去送仙桥,潘家园逛逛,让这些钱发挥更大的价值。”

  “说得也是。”周至不由得失笑:“是我流于执拗,忘了这头了,谢谢费叔指点,敬你。”

  “那我们接着说,我们国家第一次收购大行情,就是在那会儿。”

  “说起当时的收购行情,价格低得都不敢想想。国家会给一些补贴,但是绝不会太多,像我们工美省级的单位,一年补贴不过三千,首都像韵古斋这种大店,补贴七千,算是最多的了。”

  “而不能出口的文物收上来,放在内柜也没人买,因此利澜非常低,所以收购价格也只有尽量朝低了压。”

  “当时收货不分朝代,只讲尺寸,永乐花口盘子,一尺二的,七块钱,其余碗、盘,一般三到五元,大瓶子也不会过十元。”

  “这价格……”周至听得直嘬牙花子:“我爸要是勒紧裤腰带,每年也能来上几件儿。”

  “不过他多半凑钱买自行车载你妈去了!”费观大笑:“那年头谁买这个?”

  “听说当时啊,首都一个收购站一天就能收购两卡车的旧货,当时文物部门的主要利澜来源就是出口,每年能够创汇几个亿。”

  “之后的事情就不能说了,总之就是损失巨大,直到七八年,文物收购点恢复,迎来第二波高潮,各地农民进城送货排成长队,首都特意在大葆台、十三陵、法源寺等处建了几个临时库房。”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特殊时期收缴的文物,都在法源寺、白云观、天宁寺、先农坛体育馆这几个集中点堆放,一九七八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