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章 无声之政_无论魏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东之地的南朝,可还有关中的匈奴,凉州(甘肃)的张氏、宁州(云南)的爨琛、广州的王机、还有益州的成汉,这天下之大,事情还多着呢,怎么能在这么一个地方久侯?

  但他人微言轻,每次给苍老大的请战信送上去,对方回复的都是知道了,以及附带一罐败火茶。

  就很难受。

  而在更靠北一点的邵君等人也没闲着,在泰山南边,那位坚持抵抗北方的东晋委任的“兖州刺史”,如今已经被北方势力完包围,对方知道抵抗不了,索性带兵也退回徐州合肥。

  至此,北方的势力已经推到淮河以北,东晋的力量基本被压缩在淮河南边。

  魏瑾直接下令,让他们依托淮河,训练水师,水师大成之日,便可南下。

  这简直是一针兴奋剂,虽然没有什么水军经验,但王虎等人还是在淮河边大量建造船只,演练水上战阵,仿佛明天就可以大成。

  魏瑾看着新玩家们发出的各种造船视频,表示要赶上这波时代的浪潮,立个大功出人投地云云,就很愉悦。

  这些天真的人啊,肯定不知道大成这个标准,都是她说了算。

  ……

  在魏瑾努力时,东晋的朝臣却很难受,晋帝知晓祖逖败退后,大朝上大骂诸臣,而这时,从北方回来的郗鉴则上书晋帝,谈说在建邺城外的广陵和京口两地,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这些流民能经历逃亡活下来,皆是能战之士,不如于其中挑选晓勇之士,组建强军,以抗北方之势?

  这个提议是非常明智的,但在谁来当这支队伍的领导这个问题上,王导、其它世族和帝王之间起了分歧,最后争议了一日,郗鉴这个位从北方归来、素有名望、没有太多关系牵扯的名士被委任去广陵挑选勇士,组建新军。

  而在这南北局势动荡的情况下,南北的各个大小道教头领们,却纷纷离开驻地,冒着远途、疾病、战争、盗匪的风险,以一种大无谓的气概,奔向了北方蓟县。

  这些人中,有江南的五斗米道天师杜子恭;有助李雄的占据成都建国,被封为天地太师、西山侯的天师道范长生;江淮一带李家道的道主李八百;主攻世大家族的帛家道的许映……

  他们在离开驻地时,都被当地的官僚、帝王极为挽留,尤其是青城山的范长生,他救李雄于生死危难之中,又是他劝的李雄称帝建国,还推掉了对方封他丞相的任命,李雄因此感激敬重于他,更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去北方,听一女子要求。

  范长生没法和这个没文化不读书的氐人皇帝解释道统的重要性,便只说是关系道统不容有失,非去不可没有商量。

  李雄只能遗憾地送自己的老师兼丞相出了成都,一路送到巴郡才回都城。

  而这事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蓟城大大小小的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