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我回来了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手里拿着个盒子。

  悍妇从家里追出来,红着眼睛,对那汉子咆哮道:“陈青,你若敢去,就别回这个家了,死在外边。”

  一辈子老实巴交的汉子罕见地回头对悍妇吼道:“妇人家懂什么,这点钱又算得了什么。”

  附近邻居家的村民一个个从自家屋里出来,每个人都红着眼,呆呆地看着他们。

  悍妇眼泪下来了,哭嚎道:“你这死没良心的东西,俺是在心疼这些钱吗?那张家人都说了,他们要的是俺们村的几百亩良田,你这一去,命都要没了,剩下我们孤儿寡母,还不如死了算了。”

  村民们越聚越多,谁也没有说话。

  当初太守征募壮丁,抓走了村里大半的劳动力,逼迫他们去边疆劳役。一年之后,陈家村回来的人寥寥无几。

  村里劳动力短缺之后,近半的田地没法打理。其中还有一些家庭因为战争而家破人亡,剩下的老弱不得不售卖田地,以此艰难度日。

  县里官府和地方豪强张家,就以陈家村人口不足,不需要那么多田地为借口,联合起来,半买半逼迫,要把这些田地买走。

  若是价格合适,也不是不能商量,毕竟现在村子里人少了,留下那么多田地,确实没办法打理。

  然而他们不仅要把所有的田地买走,给出的价格,也不足正常年份的五分之一。

  这怎么能行?

  蒲阴县曾经是陈平的封地,整个一县的田地,都是陈平的。

  陈恢给陈悝的田,都是城东上好的良田,在后世属于华北平原的粮食产区,价值不菲,是陈家村的赖以为生的根本。

  这些田地若是被人低价买走,那陈家村的村民,以后的生存就再也没有着落,要么只能去依附于豪强做田奴徒附,要么背井离乡,去其它地方重新开垦田地。

  这两个选择,不管是哪一个,结局都不会有多美好。

  那个叫陈青的汉子是不幸的,去的时候完好无损,回来的时候断了根胳膊,伤了一条腿。

  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他至少能回来,总归比那些没有回来的人强得多。

  前些日子从外地回来了书信,说是家中出去闯荡的大儿子有了出息,做了个六百石的小官,捎回来一些钱。

  汉子就想着把这些钱送给张家和县令,求求情,看能不能让他们放过陈家村一马。

  但村里人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往年陈家村的青壮二百余人,浩浩荡荡,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即便是地方豪强,也不敢窥探他们的田地。

  可如今青壮伤亡过半,就算没死的,也大多带了伤,能够聚集的力量,不足二三十人。

  与那些奴仆成百上千的当地豪强比起来,无异于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更遑论这其中还有官府介入,县令在暗中威胁。

  村中的族老似乎已经认命了,在迁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