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0章 开始_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可热。

  大臣都想着,太后会不会废,把皇位给他这个外甥。

  后面实际上传给了醇亲王的儿子。

  剪辫子,现在的太后已经没当回事了。

  反而是看着那些个照片若有所思。

  “张若松,我记得他。这是他那儿办的工厂?”

  照片比较的模糊。

  还是能够看出工厂的规模,比较的大。

  “好啊,大办工厂,大兴实业,新学堂,这才是需要的新政。”

  提到了学堂,马上有大臣说道。

  “太后,微臣以为应当逐年递减科举,以兴新学。”

  “递减科举,减到什么程度?”

  “先减武举,再减文举。直至一切乡会试停止。”

  “你的意思是,科举就没用了?”

  “其他人的意思呢,你们几个都是有功名的,说说吧。”

  “回太后,新学实学要办,是对的。但,臣以为不必废除科举,科举,仍是我大清人才之根本,人心之正源。绝不可废。”

  “其他人呢。”

  “科举非大清起制,从唐朝开始,明朝最盛。但明朝还是把江山送到太祖皇帝手中,可见,其乃无用之学。”

  “你的意思,新学能代替科举之学了?”

  “目前还不能,所以才逐年递减。比如武举,如今都是洋枪洋炮,那些骑马射箭,你一拳我一脚的武举考试自然是没用了。至于乡试会试,待全省遍设蒙学,小学,中学,废除也可。”

  “可人心之学,又有何种新学可以替代。”

  “人心之学,科举不是也没有这个科目吗?”

  “科举没有造枪造炮,修桥铺路的学问。但定人伦,辨忠奸,识道德,辨人心,却是有的。太后,以微臣之见,新学乃目,科举为纲,目末纲本,纲举目张。新学乃西学,科举乃中学。

  张只洞大人不是曾经也说过,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如今竟也主张废除科举了,不知为何出尔反尔。”

  大臣讨论了好一会儿。

  新学都支持。唯一不同的是,一些人要直接废除科举,全心全意搞新学。

  另一些大臣,则是要留下科举,双管齐下。

  太后:“说了这么多,新学还是要办。各省都看看办上一些吧。比如说女学,洋人那儿都有了,可咱们这儿一个女学都没有。这个嘉善县办了女学,不知何等规模,听说还是男女混学。

  北洋也得办女学。袁师凯,你在直隶给办上一个。”

  “是。”

  “不怕做错事,不能不做事,这是一条。兴一利,必有一弊,这也是一条。吃不饱肚子饿,吃多了就会撑着。这也是一条。”

  “遵旨。”

  现在科举和新式学堂对应着,小学等于秀才,中学对应贡生,高中对应举人,大学对应进士。

  只要能在京师大学堂毕业,差不多就是进士身份。

  用这个来弥补新旧学制之间的差距,让旧学人士可以向新学靠拢。在些制度之下,旧学的人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