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 勘查考古现场_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翟丹看到报纸上的博物馆考古队悬赏新闻,突然觉得卖青花瓷瓶的事,可以适当往后放一放,先找机会,把考古队悬赏的钱赚了。

  那座墓,在以后的东洲,是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但现在,没人知道墓的位置在哪里。

  赚钱的机会又来了。

  这悬赏我不拿,还有谁拿?

  拿了悬赏,我贼大胆帮你们提前找到东洲一号大墓!

  不过,现在那里的地势可能和二十年后会有所不一样。

  自己得去现场实地看看,免得出现偏差

  想到这里,翟丹坐不住了。

  他起身冲向门外。

  爸妈,我有点事,要出去一趟。晚上不回来吃饭了。

  和父母打了个招呼,翟丹骑上自行车,跑出去了。

  那个柿子山,离他家不远,翟丹家在东洲城正东,柿子山就在城市的东南。

  翟丹脚下生风,自行车蹬得飞快,只用了二十分钟,就骑到了柿子山山脚下。

  赶到现场时,他不由的倒吸了一口气。

  我滴个乖乖,幸亏先来实地考察了。

  不然,绝对要抓瞎。

  这里和二十年后完全不一样,真的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二十年后,这里是一片漂亮的现代化文化旅游景区。

  景区内包含了四座山峰,和一片清澈碧绿的水潭。还有东洲王和王后的汉朝古墓,另有上百座大小陪葬墓和陪葬坑。

  政府还在这里修了很多仿古建筑。

  水潭里还有无数观赏鱼儿在游动。

  到处鸟语花香,绿意盎然。

  此地是东洲市的旅游主打品牌。按五a级景区建设的。

  市领导还曾到处夸耀:柿子山景区的建成,增加了整个东洲的绿化率,景区内的绿植和园艺,为全市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是东洲的‘肺’。

  可现在,1998年的东洲柿子山,居然破破烂烂,满目的贫困与萧条。

  整座山,被半个废弃的村子覆盖了。

  没有后世漂漂亮亮的园艺绿化,没有花草树木,甚至在七月份的季节,山上连一丝绿色灌木都很难见到。

  除了民房,山上就到处是泥土和石头。

  天知道,下雨会不会有水土流失?

  西面山坳里,应该是后来水潭和水上游乐场的位置。现在,只有几块零碎分割开来的养鱼塘。不知道农户用什么养的鱼,水塘里的味道,腥腥的。

  顺着一条单人小径,弯弯曲曲绕到后山,山后居然全是坟头!!!

  大约得有两千多个土坟包。

  大白天的,后山看不见任何人烟出没,凉飕飕的,显得阴气阵阵。

  山上有很多半拉的民房,有的空着,有的住着人,有的房子甚至还是用简陋的石头垒成。

  没有水泥和石灰填缝抹平,石头房子内到处透风。

  山下的村子情况好一些,因为是后来建的,大多是水泥砖混房。

  很难想象,这里会是后世那个有名的文化旅游景区。

  村里房子建筑规划的不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