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章 一锅端的计划_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家的馒头,老石一脸骄傲。

  对了,我刚才进来时,听你们说什么回农村的,我就想问一下:咱们现在要是把城市户口改成农村的,是不是就能在农村分房分地,自给自足啊?

  感觉翟丹的话有点天真,翟金成和老石对视一眼,开始哈哈大笑。

  傻孩子,我们也就是嘴上说说,发发牢骚而已。农村的地都是一二十年分一次,你就是改回农村户口,也分不上田地,只能先划个宅基地,最多盖上个二层小楼。再说,我们虽然是在郊区的矿上,但户口还是东洲市的。好不容易身份进了城,谁还回去啊?

  翟爸教育儿子。

  老石也笑着说:不过说到种地,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大片大片的土地都没人种,可以转包下来的。你们家要是想落户农村,可以到我老家去,那边从大队书记到路边挑水老汉,我都熟,都能说得上话。

  翟丹好像对能划到农村宅基地的话题很感兴趣。

  那我只想买农村的房子呢?对了石叔,我好像记得:你们老家是不是在南边柿子山村?

  对呀!那个山以前叫石子山,后来才改名柿子山。山前山后,一半人都姓石,石家在那里是大姓。

  那要是我们家在那落户,把户口转到那里,是不是就可以买卖村里的房子了?

  那当然。柿子山村虽然在城市边上,但实际上还是农村,土地都是集体性质的。集体的土地和土地上的房子,城里人不可以买卖,村里人相互之间可以买卖。

  如果你户口是本村的,房子就是被政府拆迁,拆迁款也是赔给你的。如果你户口是城里人的,你就是买了房子,拆迁款也不赔给你,还要赔给户口上的原房主。

  石叔,你们家现在都是城市户口,所以不敢回去买自己老家村里的房子?

  对呀!法律不保护嘛!除非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户口再改回去。都进城了,谁还改回去?多没面子!

  翟金成这几天通过听别人说和自己亲眼所见,已经见识过儿子不走寻常路的一系列手段,听翟丹似乎对农村户口异常感兴趣,立马感觉:儿子又在想什么花花肠子?

  大丹,你又想干什么?

  爸,咱们以后把户口改成农村户口吧!姥爷以前在镇外村里,还留有个院子荒废着,院子里三间大瓦房,有一百多平方米,还有一百多平方米院子。咱们打扫打扫住进去,在院子里种菜养鱼,再弄上一笼子鸡,起码不用担心吃菜问题了。

  住这宿舍区大院多好,大家上下班,矿上弟兄们一同出门进门,互相都有个照应。

  姥爷那个大院离这也不远,离你上班的工房还更近。我的几个姨娘舅舅都进城以后,有了城市户口,老家的院子谁也不要,现在又闲着,有这么个院子,妈就不用那么辛苦去补砂锅了。

  嗯——我觉得大丹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老石在一旁插话。

  嗨——老石你是不知道,他们谢家兄弟姐妹。自从七十年代末全都举家进城,有了城市户口,就把我岳父留下院子荒废了。当年他们曾放下话:‘谁能拿出两千块钱分给其他兄弟姐妹,这院子就是谁的。’我连买自己住的公租房都拿不出钱,上哪有钱再买那个院子!

  爸,咱们有钱!

  钱在哪里?

  我们把现在住的房子打开墙,当门面租出去,钱不就来了!

  现在住的房子还是公家的,我们哪来的钱买房子?

  那您能跟我到博物馆走一趟吗?等去了,钱就都有了。

  老石提醒道:老翟,你们爷俩从韦大夫那里买的东西,听韦大夫说,好像是假古董。韦大夫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东西,应该不会看走眼。

  再说,那个韦大夫精明的要命,又是个不肯吃亏的主,要是真古董,绝不会那么便宜给你们的。

  老翟挠着脑门,有点迟疑的说:我老是觉得——大丹抱来的那玩意儿不假,能卖上个几千块钱。

  要是不假就更好!那就是老天开眼,开始照顾咱们这穷矿工家庭了!你老翟老实,吃亏了半辈子,也该时来运转了。哈哈哈哈。

  老石一阵开心的大笑。

  承你老石吉言,咱哥俩再走一个。哈哈哈哈。

  老翟举起酒杯,也跟着大笑。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