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三十四号和二十七号_基督山伯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泰斯度过了被遗忘在监狱里的犯人经历的所有痛苦阶段。

  他一开始还是很自傲的,这源于希望和一种清白的自我意识;接着他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有罪,这多少证实了典狱长关于精神错乱的某些说法;最后,他的傲气荡然无存,他开始祈祷,不是向上帝,而是向人。最终上帝才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不幸的人本该一开始就求助于上帝,但眼下只是到了山穷水尽时才寄希望于它。

  唐泰斯光是仅仅希望他们给他换一间单房,哪怕更黑更深的地牢,哪怕条件更糟,也总算有点变化,能在几天内分神解闷。他肯请让他放风,给他书籍和乐器,但是一样也没有准许,可他不管那一套,还照样要求。新来的狱卒,哪怕比原先的狱卒更加沉默寡言,唐泰斯还是要跟他说话,并且习以为常;跟一个人说说话,即使面对一个哑巴说话,也不失一种乐趣,至少可以听见自己的声音。唐泰斯试图自言自语,然而听了又不免胆战心惊。

  唐泰斯入狱以前,时常想象监牢的可怕景象,那里聚集着流浪汉、强盗、杀人犯,他们结成生死之交、高呼狂饮、寻求低级下流的乐趣。然而,唐泰斯此时竟希望被投进那样一个巢穴里,也好看到其他面孔,省得只见这个有口不开、面如泥塑的狱卒。他羡慕那些穿着囚衣,系着铁链,肩上钉着记号的苦工。充当苦工的囚徒能呼吸到外面新鲜的空气,又能互相见面,他们是非常幸福的。他恳求狱卒为他找个同伴,哪怕是那个疯神甫也好。

  那个狱卒,纵然因为看惯了许多受苦的情形而心肠硬了些,但毕竟是个人。在他内心深处,也常常同情这个如此受苦的不幸的青年,于是他把三十四号的要求报告给了典狱长。但后者却审慎得像个政治家似的,竟以为唐泰斯想结党或企图逃跑,所以拒绝了他的请求。唐泰斯已尽了一切努力,他终于转向了上帝。

  所有那些久已忘记的敬神之念,此时都回忆起来了。他记起了母亲所教他的祷告,并在那些祷告里发现了一种他以前从未意识到的意义。因为顺境中的祷告好像没有任何意义,直到灾祸来临后,他才感觉到,那祈求上苍怜悯的话是那样的崇高!他的祷告源于仇恨,并非热诚。他大声地祷告,他对自己的声音不再感到恐惧。然后他陷入了一种神志恍惚的状态。他似乎看到上帝在倾听他所说的每一个字。

  他把他一生的行为都献到万能的主的面前,诉说他所愿意去做的种种事情,并在每一次祷告的结尾引用这样一句话,而这句话向上帝请求时常用,而向人请求时更常用,“请宽恕我们的罪恶,像我们宽恕那些罪于我们的人一样。”尽管作了这种最诚恳的祷告,唐泰斯却依旧还是名犯人。

  请收藏:https://m.qdbq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